GWP100 vol.14 | 对话JULIA WATSON:不要牺牲原住民智慧

高科技和工业现代化是狭隘的,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历史保护研究生院(GSAPP)的助理教授Julia Watson在她的新书《LO-TEK》中这么写道。LO-TEK意为传统生态知识(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在她看来,全人类应对环境变化和气候危机少不了要借助原住民族群的智慧。

JULIA WATSON

Julia出生于有着深刻殖民历史和原住民文化的澳大利亚,大学主修建筑时接触到的“原住民环境”课程,更是提供给她了解建筑和建筑物在原住民景观中的意义和原住民传统的建造技艺的机会。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主张西方的“高科技”建筑概念的同时,Julia在工作和兴趣的鸿沟间发现了方向,继而展开了她探寻更复杂和多元化的软性系统,作为绿色技术的研究对象。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作者、教育者和设计师,也是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对原始技艺的好奇,对建筑、景观、生态和旅行的热爱终究会聚到一起。她鼓励来西方世界学习建筑的学生们,去发现自己家乡和祖国里不输于所谓高科技建筑、尚未被主流世界所发现的独特传统的建造技艺,找寻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在设计和思考的过程里,被故意牺牲和忽略掉的技术的存在。 




LOHAS乐活 :LO-TEK如何拯救我们和我们的城市? 


Julia:我倒不觉得是拯救。拯救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词,是非常典型的西方思维—— 人类要拯救地球、拯救自然,这不是LO-TEK的意义。


LO-TEK帮助人类的意义在于:理解人类如何与自然共生存、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的可能。这个过程里,没有拯救的发生,但可能有重复、徘徊也有新生。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人类生存是依附于自然系统之上的:人造环境、文化历史和人类社会都要与自然世界和自然系统和谐共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拯救了什么。


城市是充满争议的景观,无一不建立在效率、速度、扩张和经济增长之上,却没有自然、生态和可持续性的考量。城市不是一个对生物普遍友好的地方。LO-TEK试着传达的是:应有一个更宏观的故事结构,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做法并不只有保留森林、保留湿地等方式。保留未经人类干预的原始自然景观是过去一百多年里的做法,现在,我们进入一个新纪元,在重新接纳全球各地原住民的传统生态知识,借用这些本就源自各地气候和景观特点的技术、完整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共生闭环,这个过程并不会牺牲掉人类的净水、食物或生态保障。这种共生是存在的,我见过,也想让更多人看见。 


LOHAS乐活 :在研究过程中你所碰到最令你惊叹的原住民技术是什么? 


Julia:活藤桥很让人惊叹,这是印度北部的卡西族特有的智慧,他们用活着的树根和树藤编织造桥,还有秘鲁用淡水芦苇制成的乌鲁斯(Uros)浮岛。你会惊叹竟然会有如此大数量的族群住在如此奇妙的场景里:深藏湖中央,或是在热带雨林里,这种建造环境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都见过湖中岛,但没见过只用一种材料建造的芦苇岛、芦苇船和有着芦苇墙、芦苇屋顶和芦苇地板的芦苇房子。仅一种材料就被丰富地用到极致,这些背后的创意、智慧和技艺皆令人叹为观止。


▲ 关于气伊拉克南部湿地,马丹(沼泽阿拉伯)地区的特色芦苇房子被称为“穆蒂夫(mudhif)”, 不耗砂浆或钉子,完全由芦苇建成,搭建和拆卸都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图/Jassim Alasadi


LOHAS乐活 :在你出版了《LO-TEK》书之后,下一步要怎样推进这个理念呢?


Julia:LO-TEK发声之后已经彰显出自己的能量。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也是越来越多意识到原住民技艺,将其融入工作的众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共同努力的成果。这些技术可以被规模化,这应该是下一步的梦想吧!


要从气候危机中取得胜利,我们要团结成千上万的古老技术和发明、发展这些技艺的原住民族群加入到应对气候危机中来。这些技艺不光要被看到,还要有规模化和系统发展的章程,这将会是减轻环境危机极为有效的方式。 


LOHAS乐活 :你能给出一些LO-TEK规模化的案例吗? 


Julia:泰国有一位叫Kotchakorn Voraakhom的女景观建筑师,她从梯田里获取灵感,以应对曼谷频繁的雨季排洪和作物种植等水文问题;还有一个是在伊拉克南部,有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湿地公园,被作为污水处理的典范,将其借鉴到整个尼罗河流域。


这样的案例到处都是,即使在我生活的美国也数不胜数,让这些至关重要的技艺发挥作用不光是应对环境危机的进程,也是从文化上、学术上和技术上去殖民化的过程。其实历史上有不少建筑师借鉴过传统材料和土著建造技艺,但并不是与原住民族群一起工作,而仅仅是提取了这些手段。LO-TEK要做的,是把著作权还给原住民族群,让他们的技艺和传统全方位地赋能给他们的族群。


◐ 原载于《LOHAS乐活》GWP100特别号    文_Skye Mo    编辑_Sherry Lee    图_Aria IsadoraGWP100 的logo,由“100”演绎而来。“0”让人想到“圆”,继而联想到女性、地球,它和谐、包覆、柔软、安全、圆融且具有循环意味。logo中突破常规而重叠的两个“0”元素,也近似细胞的生长与裂变状态,呼应“可持续发展”主题。logo设计_WED Creative Agency

GWP100 vol.07 | 陈平:复原力的源泉


GWP100 vol.08 | “我的工作不是拍摄美丽的照片。”她将镜头对准野生动物交易30年


GWP100 vol.09 | 郎华:让期待中的未来如约而至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试着用这7本关于女性、园林、旅行的书,消减返工的焦虑吧
下一篇
GWP100 vol.15 | 对话玛丽·克莱尔·达维:用可衡量的努力实现变革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