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季,在这些展览看尽云端、泥土、光、树木……

不论是即将带着“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蔡国强:远行与归来”等在7月8日正式开馆的上海浦东美术馆,还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已然在5月1日呈现的展览“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都显得这个夏天尤为热闹。我们稍稍梳理了8个值得在这个夏天一睹为快的展览,其中7个位于上海,1个在深圳,它们覆盖了艺术家对云端、空气到泥土本源乃至肌肤体感的照拂与思考。观展季的浓烈氛围,比江南的雨季更“缠绵”。


01

天成之物,偶得之物


能够将泥土烧制为陶器,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探索泥土的特性,已经成为从万年前持续至今的“功课”。


题为“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介”的艺术家群展,选取了14位中外艺术家,展出他们30余组以陶瓷材料作为媒介、或与之相关的艺术创作。展览分为7个篇章,引导观众“触摸”不同维度的“泥土”。


篇章一为“生于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展览以“吐生万物”的泥土为起点,探讨本源;篇章二“格物”则着重于探讨和理解材料,展现了对传统陶瓷语言的提炼与创新表达,时常令观众惊叹:“陶瓷竟然可以这样做!”篇章三的主题“怀古与挪用”其实也是后现代艺术经常会发生的一种工作方式和常见议题;篇章四为“日常与非常”;篇章五“身体与身份”中的作品,多数关联人的身体与对自我身份的觉知;篇章六为“时间”,陶瓷从制成到保存的过程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时间线索贯穿在所有陶瓷作品中;篇章七“联觉与自然”则展示了五感可以如何交织。

耿雪的泥土定格动画《金色之名》

(2019,多屏视频装置,尺寸可变),

是篇章一“生于土”中的作品,

影像里,泥土塑造的人物在黑白世界中前行,

前仆后继地创造着一件内在是金色世界的擎天大物,

不惜从完整变为残破,

呈现出人类历史的创伤、磨难与创造力。

与动画影像配合的装置散落屏幕前,

金色“大碗”里也嵌着小屏幕,播放着金色的人物。


 ▲《纸》(苏献忠,2020,德化白瓷、砖),篇章二“格物”的作品,艺术家用瓷的坚硬来表达纸的柔软,从薄如蝉翼的白瓷“纸”中可见德化薄胎瓷塑的技法,又能感受到东方禅思的当代表达。陶砖底座源自烧制白瓷“纸”的砖窑,陶与瓷、粗糙与细腻既对比,也相生相依。

 

篇章二的作品《锦灰堆》

(刘丹华,2019,瓷、铁,150 × 95 × 70 cm),

用陶瓷逼真再现了即将燃尽、

几乎完全化为灰烬的纸张。

“纸在火的燃烧下呈现的是灰烬,

那么泥在火的燃烧之后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的也是灰烬,

只不过我们把这种灰烬称之为瓷


▲在篇章三,艺术家徐震®此次展出作品《没顶曲项瓶——清雍正粉彩桃蝠纹橄榄瓶》(2013,陶瓷17 ×17 × 40 cm),其原型来自一只传奇粉彩瓶。他借鉴古代瓷器的烧制方法,将中国古瓷经典造型脖颈旋转九十度。 循环沉积》(2021,玻璃、瓷泥、金属氧化物,4 × 10 × 0.2 cm × 60)呈现于篇章六“时间”,由一甲子60个“时间切片”组成。艺术家孙月模仿自然界地质沉积和挤压的过程,制造出属于自己的时间的沉积层,并在此过程中截取60个片段,制作成地质薄片样本。从第一个切片的单层沉积开始,经过上千层沉积和挤压,到第60号“循环”至近似沉积的初始状态,与第一片首尾接续。这60片切片,以甲子纪年编号,被放置在象征时间形状的鹦鹉螺弧形展区之中。

 

在篇章七,装置《无题之明珠》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2021水泵、PVC底衬、瓷碗等)里,

白瓷碗在一池蔚蓝的水波中移动、相遇、碰撞、分离,

迸发出清脆声音。艺术家表示:

“这件作品的声音不仅来自瓷碗的摩擦和碰撞,

事实上,水泵、水流和瓷碗之间有一个明确的‘部署’,

它们之间的运作,成就了整个‘作曲’过程。”

 


◐ 展期:2021.5.29~8.22.◐ 地址:明珠美术馆(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公园8楼)




02

壮美的树

树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凝视树木时,除了看见繁茂或衰败,是否还能以非同平常的视角,看见它们本身,以及其智慧和能量?


2019年,展览“树,树”(Nousles Arbres,原中译名“我们,树”)首次现身于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汇聚了在各自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生涯中,与“树”结成了紧密纽带的艺术家、植物学家、哲学家们。


▲ 法布里斯·伊贝尔,《风景的传记》,2013,唇膏、木炭和油画,300× 700 cm。艺术家收藏。© Fabrice Hyber / ADAGP, 巴黎 2019年。图片© Marc Domage


▲ 弗朗西斯·阿雷,《槐树,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花园》(Sophora, Jardin de la FondationCartier) , 2019年,纸上铅笔墨水画,42 × 30 cm。为展览“树,树”特别创作(2019年,巴黎)。图片©弗朗西斯·阿雷, 卡地亚艺术基金会收藏


两年后,“树,树”(Trees)在巴黎展览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将以新的面貌来到上海。


这次,展览呈现3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涵盖绘画、摄影、影像、装置、手稿等形式。它想赞颂我们的重要美学灵感源泉——树木的魅力、壮美与富饶,也将揭示其不为人所熟知的内在智慧与外在能量,以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看待人与树木的共生。


▲《森林城市》© 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张恩利(ZhangEnli) ,《老树(五)》[The Old Tree (5)] ,2014,布上油画,300 × 250 cm ©Zhang Enli


展览加入中国艺术家黄永砅、胡柳、张恩利的作品。意大利建筑师斯坦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及其上海团队也会带来一件体验式装置作品,邀请观众探索“垂直森林城市”的概念。



◐ 展期:2021.7.9~10.10.◐ 地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市黄浦区苗江路678号7楼)


 

 

03

以光作画


“在所有自然现象中,光是最引人入胜的。”达·芬奇说这句话时,人类还远未拥有相对安全、持久且可控的人造光源。但是当灯火辉煌的夜景成为现代文明的一张名片,光也作为媒介,自然地进入艺术家的视野。


展览“玛丽·阔思:以光作画”是这位美国艺术家在亚洲的首场美术馆专题个展,展出了近30件大尺幅作品,突出阔思六十年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创作。


▲ 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1,摄影:韩小易


光是阔思创作的主题和对象。1968年,阔思发展出一套绘画技法,将层叠的玻璃微粒融于丙烯颜料。她最初于驾车行驶在马里布的太平洋海岸高速公路时,注意到了这种工业材料,它被用于州际高速公路的标记,以使路标更为醒目。


阔思将这些微小的玻璃颗粒散布在绘画表面,形成纤薄的层次,并且借助胶水和颜料使之附着于画布,从而发展出一种擅用光线折射曲率的美学形式。


▲《无题(电光)》阔思自1968年起开始创作的、一系列旨在“将光从墙上解放出来” 的灯箱作品。有机玻璃盒子罩住氩气灯管,离墙悬挂。本区域的两件灯箱作品,以阔思自己制作的特斯拉线圈和高频发电机为驱动力,无线点亮灯管。阔思创作灯箱作品的经验让她更加致力于寻找让画作不仅代表光、暗示光,且能自己发光的方法。这种强烈欲望引出了她的“白光”系列。

 

▲阔思于1968年开始创作“白光”绘画系列。每幅作品都融合了玻璃微粒。从远处看,这些画看起来既极简,又不见笔触的痕迹。但是,绘画过程的物理表现和笔触,是通过光线和观看位置的变化而时隐时现的。阔思的”内光带”系列始于1996年,从她的”白光”系列中诞生,并进一步探索了白光绘画作品的视觉效果,另外还添加了垂直向下沿画布延伸的多条带状,带状随着观众行走而时隐时现。譬如这件《无题(白色多光带,斜截边)》,以及右侧的《无题(白色内光带,斜截边)》。 ▲九十年代后期,阔思开始将红黄蓝三原色运用进作品之中。展厅的大型绘画《无题(白、黑、红)》《无题(白,黑,蓝,斜截边)》中,引入了三原色的单色带。这些颜色以及玻璃微粒的使用,将她长期以来的研究,扩展到了光的特性和人类感知方面。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观者都能体会阔思与光这一媒介之间的紧密关系:她不仅将其视为一种用来创作的工具,更将光本身视为一种绘画。 

位于展厅正中的雕塑作品《无题(束)》,

延续了玻璃微粒与白色颜料相结合的绘画系列的线索。

这件创作高耸地拔地而起,

成为无需支撑物、呈现于钢板之上的绘画。

钢板的表面布满了玻璃微粒;

两块钢板之间形成了一个狭长带状的负空间,

指涉了阔思绘画创作中的核心主题之一“内光带”。

 

展览着重呈现阔思对绘画进行的雄心壮志且复杂深入的研究,探索了光的显现及其带来的现象学体验,并且锻造了阔思之于抽象及二十世纪艺术史而言的独特地位。


阔思的绘画探索主体性、感知意识和光之体验等观念,它们捕捉并折射光线,让观看者的身心同时邂逅物质性和形而上学的体验,由此将自身向其周遭环境开启。

 


◐ 展期:2021.7.2-2021.9.5◐ 地址:龙美术馆(西岸馆)主展厅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04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


今天于艺仓美术馆开展的“实践与探索——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以下简称ZHA)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大型专题展,回顾了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及其创建的ZHA的作品演进轨迹。没有建筑学背景的观展者也许会因为知识点盲区,而“迷失”于展览现场庞大的信息量和多维度的系统梳理,但沉下心来细细看,一定会有多于震撼的收获。


▲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图_艺仓美术馆


展出的200余件展品涉及模型、效果图、摄影和影音资料等由扎哈亲自设计的及其事务所已建成和未建成的作品。不仅如此,本次展览还详细介绍诸多技术创新,以及这些创新是如何改变工作室构思、设计以及打造建筑环境的方式的,从而深度解析扎哈的设计哲学和审美理念。


▲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图_艺仓美术馆


这些参展作品,展示了ZHA为改善行业设计与构筑方式而进行的开创性研究,涉及可持续发展、信息化计算与设计、社交研发、分析与洞察、虚拟现实。

 

此次展览还呈现了来自扎哈·哈迪德同名设计品牌ZHD的作品,它们同样源于扎哈创造性的手法与标志性的设计理念。



◐ 展期:2021.7.3~8.29 周一~周日◐ 地址:艺仓美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05

绘画与时尚对话


走进上海誌屋双空间Modern Art Base与Modern Studio中,艺术家陈丹青近30副“时尚模特写生系列”的大尺幅绘画作品及两件近期完成的新作即跃入眼帘。“Shallow:陈丹青个展”全面展示了表象与时尚的可塑性及普世性。▲ 展览现场,图_ZIWU誌屋从2017年起,陈丹青的“模特”组画呈现新的变化,造型设计师谢星为他提供了许多精美时装造型,模特们穿上华美服饰,正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克拉纳赫 (Lucas Cranach)或尼德兰画派的扬·凡·埃克(Jan Van Eyck)那样,根据需要装扮着被画者。▲ 展览现场,图_ZIWU誌屋在模特的脸孔、目光和身体以外,精致的服饰作为艺术家全新的写生素材,记录着二十一世纪的都市风尚,也让艺术家直面时尚外表背后的模特,为图像消费时代描绘一幅整体的肖像。陈丹青说:“我喜欢各种新潮时装,可是每位职业模特平时穿着就和所有青年一样。他(她)们已被过度表达、过度传播,属于摄影师,不属于画家。他们站在画布前,该穿时装还是便装?我是在画人呢,还是时尚?”


◐ 展期:2021.6.25~7.31 周二~周日(上午11:00~晚上8点)◐ 地址:誌屋2号楼、7号楼(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




06

归零,回到原点


看到展览的名字“负陶艺:吴伟丞个展”时,就直接地想到了“负建筑”。果然,在介绍陶艺家的文字里,作者提到了吴伟丞因积累而生的直感与即兴:“许多的层次、切面、对比、反差、细节,他全凭直感组合,出来的却是一个简单纯粹的结果。分明有那么多构成和巧思,构建到最后却归零回到原点。”我猜看这个展时,能少一些“正襟危坐”。了解陶艺的人,当然会看线条、材料、造型、肌理、质感,能从返璞归真的果断里摸到那“活”的感受;不那么了解陶艺的人,也能用纯粹的直觉去面对作品里“作者简单纯粹的投射”,并获得近似归零的满足吧。都不辜负这“负陶艺”。

 


◐ 展期:2021.7.3~7.11 每日下午1~7点◐ 地址:茶之路空间(上海市静安区富民路156弄17号1楼)



07

身体喜欢怎样的衣物?


人和衣服是什么关系?挑选和被挑选?包覆与被包覆?修饰与被修饰?当集絲坊计划这以《纯白》为主题的棉展时,想唤起我们的自问:人和衣服是什么关系?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的身体对不同面料有怎样的反馈和需求?我们的情感呢?

 

衣物划过身体时,与手臂、脖颈、后背有不同程度的亲密接触;天气、时段、环境、季节的变换其实也在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穿衣感受。只是它们太细微,太日常,太容易被忽略。


▲ 展览现场,图_集絲坊

 

《纯白》展以“棉”为探索的起点,将一款新疆长绒棉制成6种各具特性的纯棉面料,进而定制为6件白衬衣,邀请不同行业的从业者——摄影师、设计师、教师、舞者、艺术家等试穿体验,并记录在不同水洗方式、不同水洗温度、不同情绪、不同天气湿度等情境下,有怎样的体感和心情变化。


这六件纯白棉质衬衣,刨除了色彩与形态的“冗余”,放弃了标准化制衣流程的规范,为体验棉花的本色、本质触感,以及从原料到成衣的背后故事“让路”。


▲ 展览现场,图_集絲坊

 

这几位体验者还需基于真情实感,通过绘画、文字、装置等形式进行再创作,作品也成为展陈的一部分。

 

调动感官,尊重反馈,寻觅身体喜欢的材料,拥抱生活里柔软细腻的瞬间,这是策展者的期望。



◐ 展期:2021.6.26~7.25 12:30~21:00◐ 地址:集絲坊(上海市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3号楼1楼)



08

振动的云层


“空气无相无形,却可以作为介质承载湿度温度,甚至电波信号;它穿梭在身体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现实与虚拟空间之间,将我们与不同地区、生态圈和平台界面连接在一起……”这是展览《振动的云层》导言之中的片段。


▲ 楼板,黄泽林, 2021年, 建筑装置 作品图由黄泽林提供


人们所司空见惯却内涵广阔的空气,吸引了策展人蔡艺璇,她被空气那支撑人类行为乃至整个生态圈的特质触动。她谈到“空气”时,首先提到的,是空气所引发的贯穿古今、东西方、不同学科的关于“宇宙、生息、自然”的哲学思考 :


“古希腊人设想‘以太’(Aether)为一种居于天空上层的物质,是除水、火、气、土之外的五元素之一。随着后世宇宙学的发展,它又意味着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是传导宇宙间力的介质。后来的物理学推翻了种种假想,但“以太”所包含的 宇宙学意义,以及物质之间的状态,是西方哲学对空气一以贯之的阐释。东方的气息流转则更为精神性,与生命本身相连。道家学说认为物质是由气构成的。开天辟地之时,在广阔空间之中,阴气阳气交合,浊的气体下沉形成地面,而清的气体上 升形成天空。阴阳之气变成四季,五行精气化为万物。空气作为物理条件贯穿了我们生存的整体环境,它作为一种流转于生态圈、身体,乃至生命之间的气息,更是滋养了所有生灵。” 


▲ 展览现场


因此,当“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不断将碳物质和 温室气体送入大气,将大气由自然转化为一种人工的产物”之 时,蔡艺璇追问道 :“空气的自然意义、物理意义,以及生命 内涵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我们要如何应对这样的改变?设计师可以如何介入,或者反思过往的调节模式?” 这些也正是展览《振动的云层》所抛出的问题。于是,展览以三个篇章来对空气发出追问。

 首先是认识空气。空气只有远观的时候才是流动的实体,从近处看时,它由一 系列肉眼不可见的化学物质组成——氧、氮和水蒸气等,也依托地表活动的印记而现身——火山爆发后的云层蕴含着岩层记忆和地下生态系统、人工降雨过程中的碳酸钙、被封存在冰川中的气袋……▲ 记忆,理想与假设 A Memory, An Ideal, A Proposition, Karolina Sobecka, 2017年,装置,单屏影像,书籍,摄影   作品图由 Karolina Sobecka提供


其次是气象设计介入空气。从大地与天空,再到粒子之间,空气的尺度比人们日常所熟悉的要更广阔、更细微。这启发建筑师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自然现象中的尺度和丰富的内涵引入建筑?可否从环境和感知的角度出发来塑造空间,而非仅仅将建筑作为经济分配 和功能性的实体?

▲ 气的纪元 Aerocene, Tomás Saraceno, 2016年至今,气球、帆布背包、回收塑料瓶、传感装置。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测量空气质量、压力、湿度和温度的内部和外部传感器,远程操作的照片和摄像机,GPS跟踪器,便携式太阳能电池,远程wifi模块和天线,计算机接口。作品图由Tomás Saraceno提供

 然后是技术介入气候环境。只有从宇宙回看包裹陆地的大气,将整体环境视作客体,大气才成为可被编辑与创作的媒材。包围着这颗星球的辽阔上空已是一片振动的地带,充斥着高空作业的飞行器和传送信息的电磁波。只有当远地遥感和卫星图像将大气化为可阅读的图像,区分层级、计算反射率、生成表面,人类活动才能更精确地介入气候控制。

▲ 赵潇潇 《可感的云层》,装置合作艺术家:聂梓伦,特别鸣谢:黎丰祺 提供技术支持


◐ 展期:2021.4.30~7.18(将延期至7月底或8月初)◐ 地址: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一楼 设计互联旗下园景展厅(深圳南山区蛇口望海路1187号)留言分享你最难忘的看展经历,7.9日前,我们将选出6位读者,分别送上1张“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介”展览门票◐ 编辑自各展览官网、公众号信息等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设计目录,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梅雨季,我们这样提高亲水性


这样装厨房,夏季也清凉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这些菜天天吃,你却可能没见过它的花如此美
下一篇
处暑:秋日景初微,袅袅凉风起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