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iWeekly周末画报
城市公共空间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大到街角的公园,小到路边的停车站,这些空间的建设一定程度上都改善了城市动线和景观表现。
公交车作为人们日常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站台也显得重要起来。遮阳避雨、还能提供座位,在满足功能性后,建筑师们从审美上也进行了修饰。也许你对公交车站的印象还停留在刻板形状的候车亭,以及毫无设计感的站牌上,那不妨看看这些车站,让设计感安抚你等车时焦躁的心。
由荷兰工作室Maxwan设计的裸粉色公交候车厅,位于鹿特丹市中心的新巴士总站。公交站由三个 5×10 米的顶棚构成,厚度仅为9.5毫米,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钢板屋顶。看似轻盈的顶棚,实际上每个重达5吨,超大的面积让站内约能容纳40名候车的乘客。这些棚盖被安置在四根扁立柱上,有的呈鼓起,有的呈凹陷,两种形态凹凸交错,远看像是被风鼓动的风帆。薄如刀片的外表经过裸粉色调的抛光处理,透着优雅的丝绸光泽,让整个造型柔和起来,颜值瞬间提升。TramStop坐落在德国境内的凯尔(Kehl)市,这是一个由裸露混凝土圆盘组成的电车站。弧形的座位从圆盘下方延伸而出,具有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感。在基础的顶棚、座椅设施中融合了流动性、结构的平衡性等建筑特点。车站灯光采用间接照明,地灯投射在水泥圆形立面上,显得柔和很多。独特的结构让车站成为连接德国凯尔和法国斯特拉斯堡之间的全新公共交通枢纽。在巴塞罗那有一个造型独特的巴士车站——由一系列木框窗户和钢架组成,凌乱的组合造型像是被风吹过一般。十字形钢架支撑起了所有的窗框,以地面作为支点,看似倾斜交错,实际形成了稳固的平衡。窗框构成的顶棚为乘客们构建了一个能够等车、看书、乘凉的休闲空间。奥地利布雷根茨沃尔德区的克伦巴赫小镇(Krumbach),因山多而被称为“驼背世界”,这个并不出名的小镇却因几个巴士站而备受关注。来自智利、俄罗斯、中国、挪威、西班牙等地的7名建筑师,受到维也纳建筑中心馆长Dietmar Steiner的邀请,来共同完成其领头策划的“BUS:STOP”项目,在当地设计了多个独特的公交车站。日本设计师藤本壮介(SouFujimoto)用一根根细长的白色钢条,创造出类似于装置艺术的巴士站台。白色细柱的排列似乎营造出一种透明森林的气氛,置于其中会有一种被自然环绕的奇特感受。从站台中间架着的木造云梯往上爬,就可以欣赏到克鲁巴赫的全景。藤本壮介希望自己设计的不仅是一个用以等车的站台,更是人们见面、赏景的地标建筑。中国建筑师王澍和他的业余建筑工作室所设计的公交站,是模仿风箱式相机镜头的外形建造的抽象木制结构。置于站台内,顺着像镜头一样的车站望向远处的风景,草地和山脉尽收眼底。“镜头”的对称性由倾斜的屋檐所打破,人们坐在里面,观看风景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2014年蛇形艺廊的设计者、来自智利的建筑师Smiljan Radic所设计的候车空间,外形像一个透明盒子,他认为城镇好比一道无墙的天地,但又缺少了和家一样的屏障。还原了客厅的布局的同时,通过透明玻璃材质表达出城市外观是对家庭空间自然延伸的概念。来自比利时的建筑师事务所Architectende Vylder Vinck Taillieu在设计概念上,取自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勒维特(SolLeWitt)的主张,用最为简洁的表达方式呼应自然的纯粹。设计师通过一块折叠的钢板,以三角线条勾勒出阿尔卑斯山的轮廓,让建筑呈现自然又前卫的姿态。挪威的 Rintala EggertssonArchitects工作室,将公交站设立于网球场周围,基于周边环境的考量,设计师利用木制砖头将车站搭建一座两层楼的、让候车者能够观看网球比赛的“瞭望台”。来自西班牙EnsambleStudio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 Antón García-Abril和Débora Mesa,他们的设计始终尊重当地的历史和自然环境。公交站位于小镇北部,从当地谷仓所应用的木板为灵感,整个车站由粗糙的橡木板来搭建,从远处看就像一座特别的雕塑作品。俄罗斯建筑师AlexanderBrodsky设计的公交站,相较于其他几个而言更为传统。设计师打破人们对于候车亭一贯的认知,将其设计成瞭望台的结构——上半部分中空且有小窗,让候车者能够站在高处眺望远处风景。下半部分三面装有玻璃墙,内部是等候用的桌椅。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
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