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摘新叶
万物发陈的春三月里,
香味独特的紫苏既是自然馈赠的餐桌新贵,
亦是疗愈身心的药物本草。
3月5日/3月20日
今天上午10时56分44秒,
时至惊蛰。
春雷乍鸣,蛰虫惊而出走。
余寒未清,却逐有回暖之意,
故惊蛰也是春耕农忙时。黄鹂鸣、燕飞来,亦有诗云:“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和风暖阳的仲春三月里,
万物生长,正以欣欣向荣之态。
▲ 事实上,真正“叫醒”蛰虫的不是乍响的春雷,而是日渐转暖的天气、地温。图_unsplash
『惊蛰三候』
蛰虫惊醒,天欲转暖
______
雨水始,至惊蛰。人与自然因节令而和谐,惊蛰之后,春播作物开始了新一轮的“吐故纳新”。
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稳定升至5℃,即来到农业生产的界限温度。故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
桃始华
初候 3.5-3.9
桃花开始绽放,闹春之始
▲
仓庚鸣
二候 3.10-3.14
感春阳之气,离黄穿树语断续
▲
鹰化为鸠
三候 3.15-3.19
蛰鸟化为鸠,于秋复化为鹰
三月的跫音惊醒了桃花,乘着春风,金黄的山吹色棣棠也将吐露芬芳,而“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蔷薇也生出了娇艳的花色,预示着惊蛰过后,满园春色将呼之欲出。
▲ 据传在日本,棣棠花受到了推崇。他们称棣棠花为“山吹”,是因为在古代的日语中,鲜艳的浓黄色就是山吹色。 图_unsplash
『惊蛰习俗』
吃梨讨吉,驱虫避凶
______
惊蛰是开始“隆隆”鸣雷的时节。故有谚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意味着惊蛰时节打雷,雨量便会充裕,即一年风调雨顺,寓意“五谷丰登”。
蒙鼓祭雷神 /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旧时,人们会崇奉节气神 “雷神”。当“雷神”手持铁锤,打出隆隆雷声时,大地万物陡然惊醒。古时这一天,家家户户或张贴起雷神的画像,或去庙里祭拜,表达对大自然的一种崇敬。
▲ 据传,在惊蛰日,天庭有“雷神”击天鼓,民间也利用这个时机蒙鼓皮。图_网络
点香除百虫 /
惊蛰时节,不仅外面的动物恢复了活动,家中的爬虫走蚁也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有些地方则有“炒虫”的习俗,将豆类放锅中爆炒,取 “驱虫” 之意,意味着驱走了虫,人畜无病无灾,庄稼也可免遭虫害。
过去,人们还会手持清香、艾草烟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当然,除艾草外,如今还有不少植物的香味能驱赶蚊虫。不妨借鉴这些天然香气来除虫防虫,同时也能净化室内空气、愉悦身心。
▲
薰衣草
薰衣草香具有驱虫之用,
可做成香包,置于卧室及衣柜中。
干花、精油和线香,都是不错的选择。
▲
樟木
可选用天然的樟木块、樟木条,
或樟木制衣架,
放置于衣柜来防霉防蛀。
▲
天竺葵
可于室内点上天竺葵熏香,
或将天竺葵精油用于皮肤,
美容护肤,还能防止蚊虫叮咬。
▲ 夜来香因夜间香味变得浓郁而得名。在客厅或阳台摆放一盆,或点上片刻香熏,均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图_网络 吃梨讨吉利 /
在惊蛰,另一个在民间流传的习俗则是吃 “梨”。漫长春假后,人们返城工作、生活,吃一个 “梨”,既代表了同亲人的分离,也预示一路平顺、事业兴旺,为新的一年寻个吉利。
同时春三月始,天气明显回暖,一不小心便会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亦有滋养之用。
▲ 图_unsplash
『惊蛰养生』
防寒保暖,养阳疏肝
______
惊蛰过后,“倒春寒”往往不期而至,同时春天也是病毒、细菌活跃的时节,我们的身体往往比平时更易感。这次,应更留意变化多端的天气,以防感冒、流行性疾病的“入侵”。
▲ 图_unsplash
三月发陈,纾肝顺气 /
《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逆之则伤肝。”天气转暖,万物生发之际,我们身体中积蓄一冬的阳气也随之上潜,起疹子、过敏、上火烦躁……“陈”就会发出来。此时,应注意使气机调达、经络舒展。
中医认为,肝气的不畅,会带来春日里种种身体和情绪上的问题,比如急躁易怒、面红口干,或者精神不佳,容易犯困、善忘等。不妨找找以下这些穴位,疏肝理气、平和情绪,安稳度过春天。
▲
风池穴
改善“春困”,平衡血压
头额后,大筋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两手并排,十指分开,
从前发际到后发际梳头
按压风池穴三下为一次,
每天需六次(共十八下)
▲
三阴交
舒肝健脾,暖宫调经
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
点揉拍打3~5分钟,每天2~3次
▲
足三里
调理脾胃,缓解肝郁
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一边吐息,一边拍打足三里穴,
左右各36次,每天重复3次
▲ 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 图_unsplash
“健走”健身,唤醒身体 /
随惊蛰后气温回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户外运动,但因寒冬刚过,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还未完全恢复至最佳状态,关节与肌肉并未得到充分的伸展,过于激烈的运动反而有损身体。
此时,不妨以健步快走取而代之,让全身在“健走”中得以放松,新陈代谢逐步改善,健康也将不期而至。
『惊蛰饮食』
润肺生津,慎吃“发物”
_____
多种疾病“生发”之时,饮食上,可多选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使人的皮肤、骨骼、肌肉更加强健。比如菜花、菠菜、芥蓝或豌豆苗等,在食用时,也可搭配吃上番石榴、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此外,饮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多甘少酸,清淡为主、令五脏和平。另外,可尝些时令鲜食,如春笋、芹菜等粗纤维蔬菜,会对肠胃蠕动有很好效果。
▲ 图_pinterest
宜
/
雪梨、红枣、核桃、甜椒
春笋、菜花、菠菜、洋葱
仲春季,易咽干冒火,吃梨可以 “清六腑之热,滋五脏之阴” 。百合、银耳、山药都有润肺健脾功效。
而春三月,也是多种疾病的“生发”时期,需要避开食用“发物”。对于虚弱、过敏体质以及皮肤病患者来说,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狗肉、猪头肉、韭菜、香椿、生大蒜等,以少吃为妙。
▲ 图_pinterest
忌
/
菠萝、橘子、葡萄、山楂
羊肉、韭菜、辣椒、胡椒
过于黏滞的糯米,不宜消化,过食容易造成肠胃负担,从而引发消化不良。惊蛰前后,经过了之前大饮大食,肠胃消化功能还未完全恢复,应尽量避免过食糯米制品。
节气食单 /
▲冬虫夏草炖老鸭【原料】冬虫夏草一扎(约24条),瘦鸭1000克【做法】① 将鸭洗净放入滚开水中,高火8分钟,取出洗净(怕肥可撕去鸭皮);② 摘去冬虫夏草细的一端(留用),把粗的插在鸭身和鸭腿上,使冬虫夏草的养分渗入鸭肉;③ 将鸭、绍酒、姜和留用的冬虫夏草放入器皿内,加入四杯滚开水;④ 中火40分钟,食用时放精盐即可。 在上呼吸道疾病高发的仲春,以益肺平喘,补虚抗衰功效的食材——虫草与老鸭来防治病后体弱头晕、食欲减退,养阴补肾。
▲猪皮麦冬胡萝卜汤【原料】胡萝卜50克,麦冬50克,猪皮100克,猪骨高汤【做法】① 麦冬以温水泡软;② 将胡萝卜、猪皮洗净,切成长条状;胡萝卜连皮吃更营养,可切成块状备用;③ 将预先准备好的猪骨高汤倒入汤锅,加热煮沸后,倒入麦冬、胡萝卜、猪皮、老姜片;④ 文火炖煮约1小时。待猪皮与胡萝卜熟软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惊蛰时节,由于桃花盛开,亦是“桃花癣”的高发时期,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食疗则最为有效。 春晴泛舟 南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
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更多乐活健康,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