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P100 vol.08 | “我的工作不是拍摄美丽的照片。”她将镜头对准野生动物交易30年

2019年冬天,野生动物摄影师布丽塔·亚申斯基应“一席”的邀约,在中国广州作了一场演讲,讲述她过去30年的工作。彼时,她的作品在大屏幕上一幅一幅划过,展示着人施加给野生动物的“苦难”。

演讲的效果远超预期,后来,中国的权威出版社也向亚申斯基递上合作的橄榄枝。她感到意外,也非常喜悦。能够让中国公众知悉她的工作,将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展现给更多人,对她而言很重要。2020年 ,借着GWP100特刊和原野专辑,我们两次采访了这位著名的生态自然摄影师,梳理她镜头下的呐喊

布丽塔·亚申斯基(Britta Jaschinski)

著名生态自然摄影师,用三十年时间,

深入调查和拍摄野生动物交易,

并制作成多媒体节目。

作品曾发表在《国家地理》《明镜周刊》《卫报》《世界自然基金会杂志》等书刊上,

风格独特,获得过许多奖项




只取万分之一秒的触动比起被叫做摄影师,亚申斯基更认同自己作为一位摄影记者的身份。在捕捉野生动物的活动瞬间这件事上,她有自己的风格。除了灵性,观者时常能从她的摄影作品中感受到掌镜者的细腻情感,及对“时刻”的精准拿捏。《走出尘埃》(Out of the Ashes)摄于坦桑尼亚恩戈罗戈罗保护区(Ngorogoro Conservation Area),这张图片为她赢得了2010年欧洲野生动物摄影师大奖(2010 European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competition)。照片拍摄几天前,这一区域刚刚遭遇了一场凶猛的丛林大火,难以计量的巨型相思树被烧毁。


▲ 《走出尘埃》(Out of the Ashes)。亚申斯基用长曝光创造游离感和恍如天外来客般的情绪。“我可以闻到空气中那灰烬和炭渣的味道,这些火灾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我发现了许多空的、发白的龟壳,也看到迷失方向的黑斑羚和小羚羊四处游荡、无处可藏。突然,一只猎豹出现在黑乎乎的土地上。这场大火对大型猫科动物来说是个意外收获——它们的猎物全都暴露在外。可这只猎豹看起来却如此不安、失魂落魄,像鬼魅一般。我于是拿起相机拍下这张照片,然后看着它从视线中消失。”

这是亚申斯基的特色,花大量时间等待、观察,然后只取其中万分之一秒的触动。她不习惯从数十甚至过百张连拍中加以甄选,而只要那一瞬间——即使影像粗粝、线条模糊,却具有讲述的力量。传统上,人们把照片定义为对主题或对象的“捕捉”,但亚申斯基的影像,却拒绝人为的、充满布置意味的捕捉。

▲ 布丽塔·亚申斯基什么都不做,才是软弱

自2016年以来,亚申斯基一直在各国的边境和机场拍摄,记录野生动物制品的非法买卖痕迹。


一对象脚,被镶嵌了闪亮的金属装饰和包边,成为两张坐凳,静放在一个推车上。亚申斯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图片的光线被处理得极暗,除了那部推车和凳面的一点点金属反光,一切都是灰黑干涩的。这是一条珍贵生命曾经鲜活地留存在地球上的证据,这双脚曾经坚实地行走在广袤土地上,指甲里或许还残留着泥土。这幅《被没收的象脚》(Confiscated Elephant Feet) 也为Jaschinski赢得了多项重量级国际摄影大赛的奖项,包括2017年马格南摄影奖开放类单幅奖(Open Single Image Winner, Magnum Photography Awards2017)。

▲ 《被没收的象脚》(Confiscated Elephant Feet)。拖车是用来移动类似物品的,亚申斯基将其置于拖车上拍摄,是为了向因人类的贪婪、迷信而失去生命的野生动物们表达敬意。她说,除了这对脚的主人——一头我们无从得知年龄的大象,这对象脚对世上其他的任何人其实都毫无意义。走私者试图将它们从非洲出口到美国,最终被美国边防巡逻队扣押,目前被存放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国家野生动物资源库中。

面对这样一幅具有冲击力的图片,观看者尚且需要时间来平复心情,而亚申斯基却数十年高频度地暴露于“残酷”之下,这样的重负是否令她有过停止拍摄的念头?亚申斯基承认,一定会产生负面情绪。但她鲜少容许自己沉溺其中,更没有过放下相机的念头,是这些“折磨”助长了她的力量。同理心和责任感,仍然是她坚信且继续努力的驱动力,“我仍然坚持着,是因为我相信我可以达成一些目标,这是一份责任。我知道发生着什么,并且知道我的努力会为它带来改变,什么都不做才让我觉得软弱和害怕。”

▲ 亚申斯基在海关仓库里拍摄的被收缴的豹皮。她将这张照片取名为“大猫们的架子(BigCat Shelf)”




地球之盐

在20世纪末出版的《动物园》(Zoo)一书中,亚申斯基将镜头对准了被圈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水泥池中的企鹅和海豹,狭窄无菌栅栏院落中的长臂猿和水牛……“不理解为什么要把野生动物从他们生存的自然栖息地带走。”


这本书也让观众意识到,动物们被关起来,原来不过是为了方便人们观看并取乐而已,但动物们的生命早已在这一过程中支离破碎。


之后,亚申斯基创办“国际摄影师野生动物保护联盟”(Photograph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联合32位国际获奖摄影师一同出版图书,用图像揭露野生动物贸易的残酷。这本书以中英文发行,为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作出极大贡献。如果一个人的能量过于单薄,亚申斯基期待协同力量能够为现状作出实质性改变。凝聚与团结饱含潜能,对此她从不怀疑。


▲ 《镜头下的无声呐喊》内页。2018年,亚申斯基和她的团队成员一起,将众多顶级摄影师们多年来记录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摄影作品出版成册《镜头下的无声呐喊》。中国是这本摄影集发行的第57个国家,中文版特邀摄影师奚志农、鲍永清、樊尚珍加入(中信出版集团,2020.6.20)。


亚申斯基几次深入中国拍摄,对活跃在中国的同行们充满敬意。她也崇敬Jane Goodall,她说,每当想到Goodall年入耄耋仍热情不减,就会受到莫大的激励。


2014年,纪实摄影师Sebastião Salgado的巴西社会纪录片《地球之盐》(The Salt of the Earth)上映,获得戛纳影展特别奖。Salgado的早期作品多表达社会话题,比如饥荒、霍乱和战争。1990年代中期,在目睹了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后,他重新回到家乡定居并开始了野生动物摄影。


所谓“地球之盐”,是有宗教意味的说法,指情操高尚、善良而诚实的人,也不妨将其理解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始终保有赤子之心的人。


在2019年冬天的那次演讲中,亚申斯基引用了美国生物学家Edward Osborne Wilson的一句话:“每个物种都是杰作,都是经过极其审慎和天才的创造。”这种对不同物种的平等视角与意识,也是亚申斯基的赤诚,是她为这个世界增添的滋味。



▲ 动物爱好者、野生艺术家味熹为中文版《镜头下的无声呐喊》所设计的环保袋图案。从“我”做起,因此I贯穿整个设计,而红色的I也象征动物的血液倾泻而下。R上则做了一个弹孔设计。



LOHAS乐活 :听说您最近在跟一家中国的出版社合作出版一本关于野生动物贩运问题的新书,能简单说说这本书吗?


Britta Jaschinski:我想换一个角度来叙述这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没有足够食物的非洲贫民来说,为二十美元去猎杀一只穿山甲,这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他们每天都要绞尽脑汁地为孩子找寻食物和钱。但是,在犯罪链条的另一端,是非常富有的人。整个利益链是巨大的。作为试探或测试,我曾试图寻找卖穿山甲的渠道,结果不到三十分钟就有了出售者。同时,我也知道很多犯罪团伙通过威胁和收买医生,让他们告诉那些孤注一掷的患者——犀牛角能够治愈癌症。

LOHAS乐活 :您作品独特的视觉语言有特别的含义吗?


Britta Jaschinski:应该源自于我的直觉吧。我本身就是极简主义者,家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两张椅子,经常有人跟我打电话听到有回音,问我是不是在仓库里,我都会笑着说这是我空荡荡的客厅。我喜欢的艺术和摄影作品也都是抽象主义的,有强烈鲜明的黑白语言,音乐也是越简单越好。所以我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中有冗赘的东西,我把色彩控制得很淡,希望能体现出生命流逝的感觉——洗刷掉这些野生动物产品的颜色,也象征着洗刷掉了它们的生命。很多人都称我是野生动物摄影师,但我更愿意给自己一个野生动物摄影记者的标签。我的工作不是拍摄美丽的照片,而是传递出讯息。

LOHAS乐活 :您来中国的时候有看到一些野生动物交易和环境保护方面工作的改善或者好的变化吗?


Britta Jaschinski:……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是现在野生动物产品的主要消费国,但是请不要忽略这些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野生动物产品消费者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几乎任何地方都有过虐待、消费动物的历史,欧洲国家在非洲捕猎的殖民史就(更)不用说了。在我看来,中国对遏制非法捕猎和偷猎很有一套……但与此同时,一些珍惜野生动物(的确)也在因中国的需求量而急速消亡。


LOHAS乐活 :您在之前的演讲中有说过“仅两百人就能灭绝一个物种”,为什么?


Britta Jaschinski:比如,多数犀牛品种的灭绝都来自于人类对犀牛角的渴求,非洲白犀牛的灭绝应该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最后一只公犀牛在2018年死去之后,科学家们在忙着怎么提取DNA让最后一只母犀牛繁殖。但在我看来,不如将重点放在那些还存活着的动物上。还有爪哇犀牛,那更是不到200人的需求就可把它们从这个地球上抹掉了。

▲ 《没有角的犀牛》(Rhinos without Horn)。这些白犀牛头是在美国边境被查获、没收的。偷猎者们已经将真正的犀牛角卖掉,并代之以人造犀角。过去几年,犀牛角的价值飙升,使得偷猎者们将目标瞄准了白犀牛。虽然没有证据表明犀角有药用价值,但需求背后所裹挟的利益,还是摧毁了这一物种。◐ 原载于《LOHAS乐活》GWP100特别号、2020.8&9合刊,原作者_hanyu、Skye Mo、xuying(有删改、增添),图片由布丽塔·亚申斯基(Britta Jaschinski)提供,插画_Noor。

GWP100 的logo,由“100”演绎而来。

“0”让人想到“圆”,继而联想到女性、地球,

它和谐、包覆、柔软、安全、圆融且具有循环意味。

logo中突破常规而重叠的两个“0”元素,

也近似细胞的生长与裂变状态,

呼应“可持续发展”主题。

logo设计_WED Creative Agency

vol.07 | 陈平:复原力的源泉

vol.05 | 尹洁:借用哲学来推进更好的人类生活


vol.04 | 对话珍·古道尔:这一生,从来爱自然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GWP100 vol.07 | 陈平:复原力的源泉
下一篇
GWP100 vol.09 | 郎华:让期待中的未来如约而至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