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温杯里的最佳良伴,我们决定寻访世界枸杞的发源地


从宁夏回来已经两个月有余,直到现在一吃羊肉仍会不自觉地想起那片西北的风土人情。而关于这个“塞上江南”,或许大家的第一反应还是枸杞。宁夏因此被称为“杞园”,源自黄河农耕文化的枸杞,不仅是一树红果,更包含了这方土地之上每一条水渠、每一滴汗水,甚至远方的每一寸目光所共同汇成的绿洲。

宁夏的“红色名片”


距今4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杞”字的出现是枸杞最早的文字记载痕迹。


在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的第一部宁夏地方志《宣德宁夏志》(1429年)物产部分,就载有枸杞。300余年后,瑞典植物学家卡阿·林奈把宁夏枸杞(Lycium barbayum L.)作为一个种正式载入《植物志》(1753年)。



“枸杞属植物在全世界大约有80余种,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欧亚大陆约有10种,其中在中国的枸杞有7种3变种。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诸多枸杞属植物资源中,人们充分研究评价、栽培利用的主要是宁夏枸杞。”通过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的祁伟副主任,我们了解到当地这张“红色名片”背后悠久而厚重的积淀。


为了了解这种植物最真实的生长故事,拉近其与多数人印象中的距离,我们在中国绿化基金会的引荐下,踏上了“幸福家园-种下希望树”公益项目(下简称“幸福家园”项目)位于宁夏的村落。在日光和风雨中,与千万亩枸杞田里的树树红果相遇。




从一片荒地到干净的生态循环从中卫市沙坡头出发,相继沿着两条公路南下前往吴忠市同心县的途中,能看到宁夏地貌与植被的次第变化,我们的首个目的地麻圪塔村就在高速出口的不远处。村书记马如其先生在电话里说:“随时来都行,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地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同心县石狮麻圪塔合作社的代表,也是今年“幸福家园”项目的受益人之一。马如其

“幸福家园”项目受益人,

同心县石狮麻圪塔合作社代表,同心县麻圪塔村村书记。


抵达时,没想到他所说的那片地,竟是2000亩阡陌纵横的绿色田野。马书记走在我们前面坦言,“这里以前荒废了很多年,去年县里开了好多次会议,给帮忙协调这块地。刚开始面对上千亩地,我是有过胆怯的。”尽管从1998年开始,他就以村书记的角色带着村民去外省务工,做过近二十年劳务经济的工作,但种枸杞是新的挑战。在“幸福家园” 项目所给予的树苗和技术支持下,今年4月8日,合作社拉开了种植枸杞的序幕。田间还有兼作的毛豆、朝天椒,马书记说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今年上半年这里几乎都没下雨。”在“靠天吃饭”的西北内陆,干旱是很多地区的难题。如大家所知的“西海固”,取自西吉、海原、固原三县名称首字,此后行政区划几经变迁,成了宁夏南部山区的代称。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山高坡陡、土壤贫瘠、风大雨少,20世纪一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人类不能生存之地”。


与海原县为邻的同心县在上世纪80年代等来了一条贯穿两地的“生命水线”,“那条渠就开在我们村,你们来的路上能看见。1990年代我们这儿又修建了一条大渠,当地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慢慢地,大家对教育、医疗各方面也有了重视,村里一户也没落下。”麻圪塔村3000余个村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找马书记帮忙解决,他笑着说全村的娃娃几乎都认得是哪家的。 我们看到一群正在太阳下劳作的妇女,“这些都是层层筛选出来的劳动能手,我们签署了承包协议,每户管100亩地,效果很不错。”这片土地衍生的新岗位也赋予了这些全职妈妈难得的工作机遇和劳有所获的快慰。马书记说:“因为少雨,今年整体情况不是特别理想。枸杞成熟时,我就让村民们自己来摘,他们带回家可以泡茶、做菜或增加点收入,比烂在地里要强。明年收成好的话,可以安排周边的村民来摘。”从地里望去,能看到前方一片养殖园区,据说能养2万多只羊。“羊粪可以满足种植枸杞的肥料需要,枸杞修剪下的枝条又能作为羊的饲料,形成生态闭环。”从2017年再次上任以来,马书记对节水灌溉,草地、养殖、林地,整个产业循环有了新的认识。“今年能种成功就是我们每个农民天天在地里辛劳的结果,但未来还得管好。我们的经营模式比较独特,村集体结合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思路,收入完完全全分给百姓,加上‘幸福家园’的帮扶,新的枸杞品种也拔高了新起点。”未来还要考虑是直接提供给生产方,或自己做晾晒,后者涉及包装、品牌、销售等一整个产业链。


忧患之中也怀着希望,“现在我们村办公室有了年轻人加入,期待能带来活力和突破。”因为没有化肥残留,用马书记的话说,“这块地特别干净,之后我还想种些蔬果做成观光农业,让周围百姓都能吃上新鲜、放心的菜。”

▲ 田间兼作的朝天椒



中宁枸杞

甘美异于他乡


马书记提及的枸杞种植养护指导,其一就来自中卫中宁。这个有着2100多年建县史的“枸杞之乡”是公认的世界枸杞发源地。我们前往中宁的路上下着罕见的大雨,但隆原裕民枸杞专业合作社的高翠霞大姐却说:“下了雨从地里看,叶子更绿,果子更红。”2005年她从宁夏南部的隆德县生态移民至此,眼看着这光秃秃的荒地逐渐长出绿树。高翠霞“幸福家园”项目受益人,隆原裕民枸杞专业合作社发起人之一。


2017年,高大姐和村民靳川孝、刘耀强、马跟回等人组建了当地第一家由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合作社。“我们有三个人之前都在村里工作,为了带动村民一起攻坚脱贫,从四年前开始一心一意种枸杞。”


而今年,同样受益于“幸福家园”项目的支持,合作社又多了一片1200亩的新基地。“这里的26万棵枸杞苗都是‘幸福家园’捐赠的,不然我们要贷款100万余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高大姐说着带我们去地里观察每一株枸杞上的花蕾、果子。“长势好的话,光一个夏天就可以摘8茬。最多一天有七八百人同时采摘,能收一两万斤枸杞鲜果。”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忙过一阵子,但丰收季仍未结束,五六个大棚里摆满了红彤彤的枸杞果子,等着晾晒风干。清代诗人曾赋诗“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决胜腴田岁早丰”,说的就是中宁枸杞丰收给当地带来的馈赠。根据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的资料,宁夏枸杞尤其是中宁之所以甘美于异乡,其一得益于当地极高的昼夜温差和充分的日照时间,宁夏全年的太阳辐射和3000小时以上的日照时数在我国全境仅次于西藏;其二是天然的水土条件,发源于六盘山的清水河富含矿物质的苦咸水与夹杂大量泥沙的黄河水在中宁相汇,形成肥沃的土壤。 当然还有沉淀多年的种植栽培历史,与不断创新的“绿色”技术。高大姐现在就管理着枸杞病虫害方面的事宜。新基地的枸杞长势欣欣向荣,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悉心照料,“修剪呀、抹芽呀、除草呀,都需要人工去做,少不了培训,我大多时间就扎在地里。”数十万棵树苗是她心头的惦念和希望。“幸福家园”(点击可了解、支持)项目从2015年开始在宁夏固原落地至今,以马书记、高大姐为代表的受益合作社超过20家,植树造林2.8万亩。在不同地区,项目执行方邀请各行业专家,通过多方调研、所在地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推荐,选定当地适合的经济树种,除了枸杞,还有沙棘、石崖茶树等等,见证了这片土地逐渐“绿化”的底色。◐ 内容编辑自《LOHAS乐活》杂志,图_卡兹、微信封面图来源于中国绿化基金会官网,鸣谢_中国绿化基金会、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宁夏新绿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不到0.7%的中国疆域,却是中国最有潜力的绿洲

来自COP15的启示:生态文明与人的力量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乐活专栏 | 黄玉洁:被视作米其林侦探的周末中午
下一篇
“买”是一种选择,“可持续消费”却是对未来的远见 | 地球好消息Vol.1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