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飞越山海的迁徙者,每个春秋都在传递“生命的密码”

昨天是世界移徙者日。据估计,世界上每3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移徙者,在自己祖国之外的另一个地方工作、居住、生活。如果用英文表达“migration”,即是迁徙。要说迁徙这件事,或许每年飞越山海的候鸟更有发言权。不久前,我们就在宁夏跟着一位观鸟者走近旅鸟们所忠爱的湿地。



从浩瀚大湖到“最美湿地”


倚靠大漠的宁夏,因珍稀的水而成为“江南”,今日星罗棋布的湖泊还能依稀串联成黄河千百年来的故道。若再往前追溯,100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银川平原就是一个由断陷盆地形成的浩瀚大湖。


如今平原上湖泊湿地类型多样,不仅有自然形成的构造沉降湖、扇缘湖、牛轭湖、震陷湖等,还有大量因灌排不畅而人为形成的渠间洼地湖。沧海桑田间,这个曾经的西北“水乡”尽管不如史前时期湖沼密布,但依然留有因湖泊供养本土的“中国最美湿地”。

沙湖如其名,风沙与水系共生,塑造了此地独特的光景;鸣翠湖、北与清水湖、阎家湖相连,南与鹤泉湖相望,留有黄河旧渠的史迹......


除了自然湿地,独占银川一隅的阅海湿地公园则由600多个围湖、200多个鱼塘和沼泽、草甸组合成为“城中绿洲”。我们跟随观鸟爱好者李志军站在阅海湖的北岸,一时难以望到尽头。这儿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之一,也是与鸟类开始不解之缘的起点。而要说更懂时节与自然的信使,或许归去有时的候鸟比任何人知情。





候鸟迁徙路线的交点


宁夏三面临沙,除了众人对干旱半干旱、荒漠半荒漠交界地带的固有印象,这里也是农耕与游牧生活的过渡区,两条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和“中亚迁徙线”)交汇于此,成为数十万只候鸟停息、繁衍的旅居地。


“有一年3月7日,阅海湖冰面即将消融之际,我偶然上冰去看春天第一批回迁的渔鸥,突然发现三只小天鹅在泛起薄雾的冰面上栖息。它们高亢的叫声一下就唤起了我内心对自然的敬仰,自那以后每年都会在阅海公园守望天鹅。”那是李志军第一次在银川亲眼看到天鹅,在此之前,他从事着银川阅海公园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更多时间都驻扎在办公室里。做了十来年的鸟类监测后,2016年9月,李志军倡议身边一批爱鸟、护鸟的志愿者共同发起成立了宁夏观鸟协会



如今每年春秋迁徙季、冬候鸟居留过冬时,协会的“鸟友们”会从石嘴山市的惠农黄河到固原市六盘山,从银川宝湖城市公园到郊外的沙湖,一路用镜头发现宁夏新发候鸟、记录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也帮助反映湿地保护的问题。


一般每年2月25日~5月20日是当地鸟类春季迁徙的时间,李志军和同伴们也随之开始第一个忙碌的监测周期,“秋季则从8月25日持续到11月20日左右,近几年冬季迁徙的鸟类也有所增多,有的甚至把宁夏作为它们的越冬地。”


过去只做鸟类监测,五六年前李志军开始拍鸟,就一直没停下来。即使不是监测时期,他也总会背着相机追寻鸟儿的身影,“我平时就在各个湿地公园周边不停地转,有时候也到银川城东的黄河边去。”


这座有些低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在2018年联合国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的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与海口、哈尔滨、常德、常熟、东营一起成为首批“全球国际湿地城市”,作为其中唯一一个我国西部城市,5.31万公顷的湿地面积、近 200处自然湖泊,让银川无愧于“塞上湖城”的别名。




候鸟迁徙路线的交点“以前很多观鸟者和摄影者往往专注于一个方向,但慢慢地,大家会及时沟通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发现的问题,不管是拍鸟人、观鸟人,都变成了爱鸟人。”李志军说道。因为独特的区域地理特色,途经宁夏的候鸟种类丰富,也不乏一些珍稀鸟类、迷鸟和漂鸟在此停息。“如春秋季沿宁夏黄河与湖泊湿地迁徙的大小天鹅、白琵鹭、灰鹤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还会在沿宁夏黄河居留过冬。”小天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旅鸟,于宁夏黄河河流湿地、沙湖、青铜峡库区等湿地可见。每年3月回迁,10~11月下旬南迁离开,是宁夏重要湿地的指示物种。2020-2021年监测种群数量达 100余只。根据宁夏观鸟协会的观测统计,2018~2020年,在石嘴山市惠农区黄河湿地越冬的灰鹤种群达 4000余只,灰雁5000余只,渔鸥、红嘴鸥和鸻鹬鸟类更是数以万计。每年春秋入城的上千只红嘴鸥在燕鸽湖、北塔湖、阅海湖湿地取食的画面已成为银川“生态立市”的特色景观。“无论是观鸟还是摄影,大家在长期关注鸟类迁徙的过程中,都会陆陆续续喜欢上自然,进入到自然状态。”去年,他们的鸟类保护科普活动得到了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的资助,而在专业观测之外,作为民间的社团组织,他们也定期开展观鸟体验与鸟类栖息地湿地保护活动,面向所有对鸟类和湿地感兴趣、有着保护共识的群体开放。黑翅长腿鹬

宁夏夏候鸟,

每年春季3月中旬回迁,9月下旬南迁离开,

与人的距离近,喜滩涂沼泽,以水生昆虫、鱼虾为食,

是湿地重要的景观鸟类,生境多样性指示物种。


探访宁夏时,9月初的银川正值鸟类秋季迁徙期刚刚开始,而要在这儿越冬的候鸟还未到来。“据鸟友监测,今年第一批回迁的灰雁已经到达宁夏黄河河流湿地,红嘴鸥、渔鸥等旅鸟也逐渐进入银川城区的湖泊湿地;今年在本地繁殖育成的苍鹭、夜鹭和白鹭、斑嘴鸭等雏鸟开始聚堆学习迁徙的知识。等到10月下旬至明年2月,还有贺兰山红尾鸲、戴菊等林鸟会逐渐从贺兰山‘下山进城’,在公园、社区里取食、过冬,我们就能在家门口观鸟了。”

文须雀

留鸟,四季常见于湖泊、渠边的芦苇丛中,

以芦苇籽絮为食,

于宁夏银川阅海、鸣翠湖、石嘴山市沙湖自然保护区

与吴忠市青铜峡库区自然保护区可见。

性情活泼、色彩美丽,与人距离近,

是市民观鸟的重要景观资源。


拜访时,李志军还忙于在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侧孵化宁夏首家湿地文创馆,采用当地社区“雨计划”的设计,通过鸟类生态摄影、泥陶、扎染、木工等方式呈现对守护自然环境的艺术表达,在人与湿地、鸟类与城市、自然与艺术的关系探寻中找到落脚点。


◐ 内容编辑自《LOHAS乐活》杂志,图_卡兹、受访者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宁夏新绿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不到0.7%的中国疆域,却是中国最有潜力的绿洲

为了保温杯里的最佳良伴,我们决定寻访世界枸杞的发源地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在闹市中,“聆听”无界声景
下一篇
来自绿色新世代的力量|11&12月刊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