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去这10本书里静一静

又是一年读书日,我们试着梳理出10本新旧读物,供你排解忧思、寻获新知、消解疲乏要记得,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也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Powerful Stories“ ©️Mark Conlan




01

再忙,也要生活啊



“烹饪是一天里我唯一感觉正常的时间。”


 

《寻味东西》

作者: 扶霞·邓洛普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何雨珈

出版: 2022.4


2008年,扶霞出版了《鱼翅与花椒》,记载自己“恋上川菜”的心迹。早年,这位剑桥大学文学学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汉学硕士抱着“认识东亚”的目的前往中国,却在不经意间完成她人生第一次有关中式美食的探寻,并探得自己与西南之地之间的潜在关联。


此后多年,扶霞来到中国,以留学生与旅居者的身份,流转于餐饮铺头之间,跟着厨师学手艺、记菜谱,甚至还跑去过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做菜。每一种食材通过当地人的热情与巧手变出令她直呼惊艳的菜品。


味觉也是一种语言吧,长期的在地美食实践,让扶霞得以拼凑完整眼前这个全新的饮食文化世界,她也慢慢意识到风土对于饮食文化的改变。

▲在《风味人间》第一集中出镜的扶霞。

继讲述川渝菜的《鱼翅与花椒》《川菜》、江南之味的《鱼米之乡》,不禁好奇,对中式菜肴已是了然于胸的扶霞,下一本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发现?


4月,扶霞的新书《寻味东西》出版了。在这部美食随笔中,她通过“吃东吃西”“奇菜异味”“心胃相通”以及“食之史”四大主题,用自己一贯的细腻与幽默笔触,描写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各种差异和关于美食的风土雅事


就像扶霞写的那样,也许个体的所观所感并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所有,但至少,顺着她的笔触,我们得以望见早春时节闪着银光的池塘与溪涧、绿涛阵阵的稻田,知悉霉菜为什么抗拒欧洲奶酪,而宫保鸡丁、左宗棠鸡又是怎么来的……在这些温情又趣意盎然的内容背后,是一个真正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人向我们缓缓道来的美食风土。


 

《中国的蔬菜》


民以食为天,要说中国人餐桌上最长情的陪伴,非蔬食莫属。与酒文化、茶文化一样,蔬菜文化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张平真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出版年: 2022.4


作者张平真,从事蔬菜、副食工作数十年,作为资深蔬菜研究学者的他,在《中国的蔬菜》一书中,将5000个、276种中国蔬菜分作18大类目,并根据所属类别、起源地域、栽培历史、名称由来、构词手段及其食用指南和保健常识等对它们进行系统阐释与科普及文化解读。这本书也被称为“蔬菜文化一本通”。


作为目前国内系统研究我国蔬菜名称的第一部专著,此次的再版,既把书名改为主题更为突出、更为鲜明的《中国的蔬菜:名称考释与文化百科》,且以“综述”“各论”以及“附录”等形式分别对“名称考释”与“文化百科”等研究成果进行详尽的介绍:有的概述我国蔬菜名称构成、命名缘由及构词手等,有的分门别类地对各种蔬菜的所属类别、起源地域、引入时间、栽培历史、供应现状、名称由来、命名因素、营养成分、食用方法……


但凡观看过,相信在汲取到合理食用蔬菜的科学知识之余,也一定会被我国佳蔬文化的广博内涵震撼到。

▲©️Mango Frooty


 《纽约餐桌》

 

谷雨之后,夏天的信号更强了,还是需要一些清爽、活泼的内容,于是翻出这本今年2月出版的新书《纽约餐桌》。


作者: [美]艾娜·雅洛夫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译者: 乔阿苏

出版年: 2022.2


纽约是老派的。它既是伦敦、北京那样几百年的城,也在漫长的岁月里发展成了一座巨型都市。在纽约,每天都有无数的故事发生。被称作“纽约的灵魂捕手”的美国著名作家、记者盖伊·特立斯曾在《被仰望与被遗忘的》一书中,用“被忽视”“匿名者”“个性”“奇特职业”“被遗忘”五个词形容纽约。巨大而又复杂,民情上的宽松弹性,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特有的肌理与气息,它的每根“毛细血管”与之触及的每个角落,同时存在最底层的人群和最精英的人群。


▲©️Steve Scott同样居于纽约,记者、非虚构作家艾娜·雅洛夫在自己的标签里加了一项:食于纽约。这位老饕在三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曾为各大生活文化类杂志撰写了数十篇主题有关美食、健康的文章。 稍仔细点,不难发现《纽约餐桌》这本书那段几乎可作为正文内容的副标题,它能帮助你清晰了解这本书的内容:New York's Professional Chefs, Restaurateurs, Line Cooks, Street Vendors, and Purveyors Talk About What They Do and Why They Do It——“是时候了,是时候将镜头聚焦于这个国家对食物最狂热的大都市纽约,引出那些推动纽约无与伦比的饮食文化的人。”▲©️Alexandra Schwartz于是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白手起家、不断创新,在纽约站稳了脚跟的移民”;了解纽约的养鸭场和比萨店是如何打造属于自己家族“王朝”的;听见在后厨工作超过十四年的流水线厨师讲述自己的故事;也窥见了管理着整个后厨、安排菜单、研发新菜、采购食材的主厨的心声……当你选择在这张名为“纽约餐桌”的桌前坐下时,定会收获五十几位来自纽约餐饮行业的从业者的故事。

02

想象内心有一片海



“语言是我们身上不可推的东西的外表,比我们更长寿的衣服。”


 

《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1920年,捷克年轻人雅诺施初次拜访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卡夫卡,从此开始了一段长达多年的情谊。


两人围绕文学、艺术、阅读、写作、自由、爱情、孤独等话题,从办公室里的聚谈到布拉格的漫步闲聊,在两人之间展开的,正是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


作者: (奥) 弗朗茨·卡夫卡 口述

(捷克) 古斯塔夫·雅诺施 记述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译者: 徐迟

出版年: 2021.12


卡夫卡的文字威力在于,他的一切怪诞,会让你脱离了故事之后,重新看到现实时,感到你重来没脱离过这场梦境。

譬如《变形记》里梦醒之后的葛雷高,发现自己变成一条虫的第一个想法,是想着工作的烦闷,以及紧张自己错过了火车而可能迟到。当我们觉得荒诞于可笑时,不妨去想,也许建构他生活全部的事物,包括他的工作、家人,或者说,他原来的生存状态,其实也是相当畸形的。


▲©️libri


时至今日,我们有幸通过雅诺施的记录,听见这位文学大师如何用书建起屏障,抵抗自己的局限性和惰性,抵抗“眼前的办公桌和椅子”。


“只通过外部手段求得的份自由徒有其表,它是一种谬误,一种混乱,它是一片沙漠,除了恐惧与绝望的苦草,没有任何东西能在那儿茁壮生长。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具有真正而持久价值的东西总是来自内心的馈赠。人不是从下至上,而是由内而外地成长。这是一切生命自由的基本条件。这不是人为制造的社会风气,而是一种要不断地去争取的、对自己与世界的态度。这是使人获得自由的条件。


 

《想见看见听见》

 

大概是有这种趋势:精于视觉表达的人也不会疏于文字表达。所以,摄影家阮义忠成为散文作家阮义忠,这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作者:阮义忠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他把台湾的乡土本相映照在黑白照片里。与此相比,《都市速写簿》更犀利一点,在都市的节奏里捉到的瞬间,因真实的分量很重,而成为永恒的纪念。西门町,芝麻百货,蜜蜂咖啡……镌刻在那个年代的细节永不复返,反衬出摄影家的坚定。


每一张照片都有前因后果。瞬间,牵绊得出很多故事。于是,才会有《北埔十三巡》《四季的故事》这样的散文,记录了他无数次下到乡间、上到山林拍照的经历。每一个艺术家也都有成长的故事。阮义忠回忆童年,历数自己从一个宜兰乡村木匠家的孩子如何走上了摄影之路,火车梦的破碎和继续,火车通学时的假恋爱,少年时如饥似渴地补充西方文艺知识……



在这本集子里,也收录了他对方大曾、庄灵、吕楠等华人摄影师及其作品的剖析,没有评论家的倨傲,字里行间都是崇敬和相惜。跟着他解读大师们的创作人生,更能明白:才艺相通,归之德行。真的,只有执着、善良、刻苦的创作者才不会荒废天赋


摄影师的人生是比常人看更多的旅程,其感悟也会是胜常人几倍。更难得的是,阮义忠还是音乐迷,柯恩的摇滚诗,亚美尼亚的圣颂,都曾敲响他的灵魂。你会被他去亚美尼亚的故事所震撼——竟然,一个摄影师的散文集里,会有如此深厚的音乐缘分,更有如此执着的千里迢迢去找寻声音的行动力。


▲©️Tom Haugomat


在这个数码摄影当道的年代里,具有人文关怀的摄影精神更需要被提及,而人文精神的积淀,靠质朴的文字、摄影、音乐乃至宗教都能达成。我们所需的只是意愿和行动:去看,看世间和时间中流逝的;去见识,在所见中领悟真情。


 

《无限的清单》


艾柯可能是今日整个西方世界读书最多的人,这位博学大师继《美的历史》《丑的历史》之后最新推出了这本美学研究重量级作品。


作者:[意]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出版方: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清单是文化的根源,是艺术史和文学史的组成部分。清单并不破坏文化,而是创造文化。无论看哪里的文化史,你都会发现清单。

书中探讨了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出现的“实用清单”、“诗性清单”、“既实用又具诗性的清单”,甚至厌恶的清单、名字清单、地名清单、属性清单、混乱的清单、令人晕眩的清单……寻找清单的本质。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筹备新一期杂志专题的缘故,吃了受访者“安利”,遂开始读起《瓜亚基》来。这本由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记录并撰写的书,讲述了一个现已消失的部落、一群曾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

作者: [法]皮埃尔·克拉斯特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译者: 陆归野

出版年: 2021.9

皮埃尔在1963年被瓜亚基人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对他们在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书写。


正如该书的介绍提到的,皮埃尔直面并记录下了瓜亚基人的残忍、习俗之状况,以及他们缓慢的衰亡。“这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民族志书写,情感充溢全篇:克拉斯特于瓜亚基人一同经历了生育、成年、死亡与逃亡;它也是一种客观的民族志,摈弃了一切道德偏见:面对瓜亚基人的吃人风俗,卡拉斯特并没有止步于猎奇与惊叹,而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理解。”


▲©️Craig Frazier


为这本书作序的,正是美国小说家保罗·奥斯特。他认为,《编年史》不是干巴巴的、以“在野蛮人中生活”为题的学术研究,也不是一篇记者将自己的身影从其中抹去的关于某个陌生世界的报道。这是一个人经历的真实故事,提出的都是最根本性的问题:一个人类学家是如何得知信息的,两种文化之间会进行什么样的交易,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保守秘密?”




03

纸上的旅行


“必须走出城市,走进荒野,走进深山和森林,甚至迈进滩涂和泥沼,人类才能记起道路的初态。大地本身充满了词语、文章、歌曲、标记和故事,道路带来的本该是过程、情节,而非结果,是人类留下的踪迹,是历史残留和当今规划的共同载体。”


 

《古道》


作者:[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译者:王青松

出版方: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古道》是一本奇书,由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2012年所作,他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侧重于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二战之后英美小说、当代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学,这是他游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他行走于各种道途,言说这些道路和他自己的故事。他以爱德华·托马斯为精神偶像,在行走中理解哲人 ;也跟随米盖尔、迪尔沃斯、谢泼德……各式各样热爱徒步领略自然奥义的怪咖们,在各式各样的地表留下自己追寻古径的脚步。


▲ 罗伯特·麦克法伦


“宽阔海湾”号驶向苏拉岛,泛着绿色磷光的尾流就是他们在大海中留下的踪迹 ;马努斯岛上遍地的塘鹅翅膀,标记了岛民自古至今的生存手段;英格兰白垩纪区域的白色小道,留下了地质学和人文精神相互映照的踪迹;巴勒斯坦石灰岩地带,所谓的非法道路,印证着地理政治学的最新进展……


麦克法伦的行走始于浓雾,在最离奇的滩涂上痴迷于银色的镜面之路,将人同时带向大海和岸边……“明喻和暗喻孕育并发芽,比例的幻觉发生了,深度的骗局也发生了。”


▲ ©️libro_agua


“风景”(landscape)这个词源自荷兰语,本意是画。人类、艺术和理念彼此影响,最终,我们是被风景塑造的社会动物。我们和迁徙的鸟类、鱼类不完全一样,它们延续着亘古不变的空中、海中之路,而人类的道路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所以,几千年前的古道、刚刚落成的高速公路可以并线同行,彼此无法替代。


道路学,原来是这样一种人文哲思,是将哲学和文学覆盖到徒步远行的旅程中,涵盖了历史、地理、政治和艺术。当我们在麦克法伦的笔下读到露宿野外时听到的云雀叫声、沿途的野花和野兽,首先会被一种纯粹的、复古的自然主义之美所打动;其后,又能随着他追忆的诗歌、散文、绘画片段,洞察艺术家如何审视人类和地域之间的关系。


 

《夏日走过山间》

 

约翰·缪尔是美国早期环保运动的领袖。他写的大自然探险,包括随笔、专著,特别是关于加利福尼亚的内华达山脉的描述,被广为流传。缪尔帮助保护了约塞米蒂山谷等荒原,并创建了美国最重要的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他的著作以及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形成。


作者:[美]约翰·缪尔

译者:邱婷婷 出版方: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



缪尔秉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走遍了除了南极洲外的每一大洲。他经历过各种不可思议的冒险——在雷暴天爬上100英尺高的树,在阿拉斯加挤着走过一条窄窄的冰桥,以及在一个暴雪天里在莎世达山上过夜。缪尔把他的历险记录成了文章和书来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兴趣。


本书记录的是缪尔于1869年夏天在内华达山间进行的四个月考察。缪尔的文字也有大师风采,冷杉、云彩、石头和溪水……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在荒野中怡然自乐、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才能领略。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 ©️mark smith


 

《内心的远方》

 

还没有看过书,但看到评论里的一句——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灵巧的叙事、张弛有度的语言控制,在《内心的远方》中一应俱全。便也将它加入书单。


作者: [法]亨利·米肖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王佳玘

出版年: 2021.10


内心在远方的诗人,对身边物事总会有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如同凝视的是一个全然无我的另一世界。同时带着这样“第三者”的视角遨游内心,展现想象的世界、迷离的梦境以及深层意识里的种种历险,所以米肖能写出:“他一度把自己活成一个密不透风、自给自足的球,一个质地浓稠、独属于自己的混乱宇宙,万物都无法进入。”


虽然米肖的诗大多是关于生命、死亡和性的抽象叙述,但温情又犀利,隐含着诗人独有的忧郁和赤诚。身为美国作家,但在米肖的叙述中,却可以看到横跨不同文化的生命哲学。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米肖写给远方与向往自由之人的一封信


◐ 文:部分编辑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原作者于是等,有删改;部分源自资料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书籍推荐,点击下方图片阅读9本有关接纳、爱与勇气的书13本森林之书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守护深蓝,“蓝星卫士”在行动
下一篇
立夏|樱桃甜,青梅酸,夏意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