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此一说:“珍惜万物,便能取悦万物之神。”器皿也是一样。只要用心地清洗、擦拭和收纳,它们就会好像看透我们的心思一般,有时表现得亲近,有时知道该让彼此保持距离。器皿也是有生命的。
对于器皿的欣赏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知识,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掌握一些必备的技巧,可以让你更好地体会器皿之美。
与它的初次相见
器皿起初处于艺廊干燥的环境中,陶土也较为干燥,所以回家之后请将器皿浸泡于水中。反复浸湿与干燥几次之后,器皿就会因为陶土湿润而越来越强壮。与器皿相处的诀窍就在尽量使用,有些人担心会打破,而将陶作家的作品收藏于橱柜深处,我觉得非常可惜。
好的器皿光是观赏就能带来好心情,但是实际使用才有价值。同时,好的器皿是会越用越茁壮的。
相信自己手中的触感,借由血液不断循环的温暖双手实际感受何谓真正的需求,这也是深探人性的一种方法。人类应该更忠于自己身体的感觉,也就是五感。认真体会五感,就能看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真正的模样 。
生活不是流行语,也不是什么“STYLE”,而是单纯的“活着”。生活的中心是饮食,因此器皿不是少数高尚人士的赏玩之物,而是生活所需要的工具。器血代表生活,所以值得珍惜。
『 饭碗 』
不积极表现的器皿
单纯朴素的饭碗最好。因为天天要用,能够刚好放纳于自己掌中的最好;光是远远地眺望就能让心情平静的最好。这样的饭碗定是沉静质朴,简素无华。饭碗是沉默的。就像空气般理所当然地存在着,不是会积极表现自我的器皿。每当我们想起它时,就会发现它一直在身边。
『 钵 』
承受一切才是好钵
不知为何,陶钵格外适合盛放马铃薯、南瓜、胡萝卜、牛蒡等根茎类食物,泥土地中长成的蔬菜盛放在陶钵中,似乎可以感觉到它们在微笑。选钵要选适合盛装大分量料理的,让使用者可以豪迈地将菜一口气全装进去,足以承受一切的才是好钵。
『 小钵 』
餐桌上的重要配角
餐桌上若只有主菜未免太过单调。主角站在舞台中央,周边需要有配角相衬,有了配角的存在,才能衬托出主角的重要。餐桌上也是需要主角与配角,才能兼顾卖相与营养均衡。腌梅子、红豆汤、冰淇淋、当季的水果等,都是想让人用小钵盛装自己偷偷享用的美味。
『 大盘 』
陶作者的内心世界
盘子透露着创作者的心情,当它看起来单纯而令人感到愉悦时,表示作者心无旁骛。盘子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让陶作者的心情无藏,也就是所谓内心世界的延伸吧!大盘适合豪迈地盛装料理;取盘(单人份小盘)则是依照人数取出所需的数量,放在餐桌上等待上场。
『 碟子 』
家庭必备的器皿
碟子可以用来放盐、放凉要给小孩吃的粥,或作为试味噌汤味道的容器,是每个家庭必备,毫不特别。喜爱这类小型器皿的心情,正好可说明我与器皿之间的情感距离。我会喜欢手掌大小的器皿,应该是有次在闲暇之余观赏一个碟子而感受到幸福的缘故。
『 茶杯 』
和人距离最近的器皿
茶杯是器皿中的无名小卒。人与茶杯的关系很亲密,被捧在双手中的茶杯可以说是和人距离最近的器皿吧!因为直接就口,最好挑选杯口线条柔和自然的茶杯。购买时最好亲手握住茶杯,实际感受触感与重量。重心恰好在底部的茶杯不会造成手部的负担,用起来也舒服。
小知识
日本器皿的专业术语
去日本,有趣又别致的行程就是挑选器皿。挑选前可以先学习一些制作的专业术语,可以让你更好地体会器皿之美。
▲ 石田诚/南蛮烧缔饭碗(直径12cm×高度5cm)
〖 南蛮烧缔 〗通常是在称为蛇窑的长型柴窑中长时间烧制而成。它的魅力在于不上釉药,借由陶土本身在窑中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效果。
▲ 尾形笃/刷痕饭碗(直径12cm×高度7cm)
〖 刷痕法 〗指以毛笔沾取白化妆土一鼓作气刷于胚体上的手法。从笔势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状况好坏。
▲ 小山乃文彦/粉引钵(直径16Cm×高度5cm)
〖 粉引 〗指于陶器表面涂抹称为“白化妆土"的白泥后,淋上透明釉药进行烧带的手法。看起来就像风吹起一片粉末,因此又称“粉吹”。
器皿表面的点状之处被称做〖 目迹 〗,是支钉的痕迹。烧制陶器时为防止叠放的陶器粘黏附着,于陶器与陶器之间放置土块等物品隔开。隔开用的土块等即为支钉。
▲ 深田容子/灰粉引镶嵌碗(直径11cm×高度6cm)
〖 镶嵌 〗是指在器皿的表面上密集地切刻,留下如同刀面棱线般的花样。
▲ 村田森/染付石榴图六寸盘(直径19cm×高度3.4cm)
〖 染付 〗是在坯体表面以名为吴须的颜料绘制图案,淋上呈现蓝色。
《日日之器》
作者:(日)祥见知生
译者:陈令娴
新星出版社
2015年10月版
这里节选的只是这本《日日之器》有趣的千分之一,祥见知生不仅仅是深入浅出地带你进入日本日常器皿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欣赏、使用、爱日常器皿。不知不觉,便温柔了生活。
(文字和图片摘自《日日之器》)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