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山敬天的新式长屋


在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绿区(原藤野町),四家人共同建起了一座新型长屋。“长屋人”充分享用自然给予的资源:阳光、空气、风和雨水。这里不使用空调,却冬暖夏凉。满眼绿色的近郊山林里,原生态的木制房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艺术家们的永续小村

______


从东京的新宿乘电车约1小时,便能到达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绿区。这里原本是名为藤野町的镇子,20多年前开始被作为艺术区大力发展,于是现在成了艺术家的云集之地。由于提倡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的“朴门永续设计日本中心(PCCJ)”也驻扎于此,藤野町也是环保意识强烈的人们聚集的地方。三年前,在这艺术之地的近郊的山里,建成了一座四个家庭共同居住的”山中长屋”。


QQ20160419-1.jpg

▲ 公共空间的内部环境。厨房、洗衣房、浴室等设施一应具全,每个月都会有几天,大家聚在这里,共进晚餐。


日本的长屋是起源于江户时代的一种集体住宅,通常是横向的连排房屋,相邻的两户共有一面墙壁。这种建筑方式既节省土地,也节省建设费用,具有环保意义。而住在山中长屋的四家人,也正是因为“朴门永续设计”的概念而结识的伙伴。设计这座长屋的山田贵宏在大学里读的是环保建筑专业,学习了各种房屋结构上的技术,但他觉得,光从建筑结构本身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将周围的环境也融入房屋的规划和设计中。


QQ20160419-2.jpg

▲ 酒桶再利用做成的蓄水桶,根据各家的需要安放。有共有的部分,也有独自的部分,长屋生活是有选择性、有自由的。


“就在那时我遇见了一本书,讲的是诞生于澳大利亚的朴门永续设计概念,将农田、自然环境全部考虑进人类居住环境的设计,这个思路让我深受触动。”山田回忆说。并且,随着“环保村”的话题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关注,山田开始意识到,建筑还必须让居住者之间的关系健全发展。在不给环境造成负担的基础上,建立人与人相互联结的生活模式——山中长屋便是因此而诞生的。


1.jpg

▲ 窗台上将冷、暖气送入室内的通风口。


2.png

▲ 山中长屋的模型。左边的白色部分是称作“common house”的共有空间。尽管是长屋,隔音做得非常好,确保了各家的隐私。



长屋的低碳身份
______


长屋的建筑形态集合了四家人的意见。在萌生了山中长屋 的想法之后,四家人进行了超过100次的会谈,来讨论建造怎 样的房子,如何建造,以及将来要过怎样的生活。房屋建设委 托了当地的施工队,但部分结构是由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帮忙完 成的。比如墙壁,由于需要特殊的技术,大家号召了一群想要 学习和实践的朋友,以工作组的方式完成了建设。整个长屋的 施工一共花了1年零3个月的时间。


3.jpg

▲ 为了降温,大家尝试在屋顶上做了绿化,也让这座房屋更加融入周围的环境。


拜访这座山中长屋,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美丽的木纹。 无论是房屋外观还是室内墙壁,全都是原生态的木质结构,建 材是取自当地的杉木和柏木。为了降温,大家还尝试在屋顶上 做绿化,更加使得房子与山中的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建筑由 五座两层房屋组成,总面积约378m²。相邻的两座房屋共用一 面墙壁,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消耗。最外面的一座是四家共享的 “common house”。


4.jpg

▲ 住在这里的10口人,年龄从几岁到70多岁不等,在生活中相互磨合与帮助,遇到问题一定会共同解决。


室内没有安装空调,但微风徐徐,非常凉爽。房屋在建筑结构上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能够根据温度自动调节,通过通风口将冷气、暖气送入室内:夏天,通风管道将夜间的低温空气引入房屋内部,墙壁能够储藏这些冷气并调节湿度,因此非常舒适;冬天,阳光从南面的窗户照进来,屋顶也能够吸收热量并将温暖的空气送入室内,只要使用相对较少的燃料,就能温暖地过冬了。为了降温,大家尝试在屋顶上做了绿化,也让这座房屋更加融入周围的环境。


QQ20160421-1.png

▲ Common House的双层木窗,将木条错开,便可以通风透气了。



有分享,有自由
______


住在山中长屋的四户人家共10口人,从几岁的小孩到七旬老人,年龄、身份各不相同。大家相互磨合,相互帮助,遇到分歧时会进行协商直到达成一致,遇到困难也会一同去解决。每个月也必定会有几天,大家聚在common house里共进晚餐。


QQ20160421-2.jpg

▲ 小山家院子里摆满了母亲栽培的花草盆栽。


这个叫作“common house”的空间可以说是这座长屋最大的特色。各户人家实际使用的总面积不过65~75m²,与一般住宅相比是偏小的,但common house里的设备也是一应俱全,供大家共同使用。屋子的中心是具有开放感的客厅,旁边设置有厨房、浴室、洗衣房及6叠(约10m²)大小的和室。除了开会、 聚餐、接待客人,这里还被用于瑜伽教室、手工教室等的小组活动。


QQ20160421-3.jpg

▲ 长屋整体朝南建设,并充分运用了自然素材,与自然浑然一体。


而在这个类似“分享之家”的居住环境里,生活是个性且自由的。根据每家人的工作和家庭构成,房间的布局和设施都不相同。山田太太说:“我喜欢泡澡,所以家里安装了浴缸,但我们这里也有人家里没有浴缸的。因为有选择性,所以非常舒心。”尽管是长屋,但墙壁厚实,不会听到隔壁邻居家放的音乐,确保了隐私。有分享也有自由,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人与人的和谐。


QQ图片20160422083001.jpg

▲ 小山田家的后院种植了近60种花与蔬菜。


除了山田,长屋里还有不少人参加环保活动,致力于将城镇变成环保社区。“如果这样的居住环境能在藤野普及,由点变成线,最后变成面,那么几十年后,这里将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一个巨大的环保村。这真是让人无比振奋的事情!”以此为开端,山田期待着环保房屋的新发展。



长屋里的四家人
______


不同职业、不同构成的四个家庭在这里共享集体居住的乐趣,又各自拥有独特的自由空间。这正是大家所共同推崇的“朴门永续设计”,也是长屋设计者山田贵宏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调和的家。


1080.jpg


小山家
宽敞的二人工作室


小山家是丈夫小山玄、妻子宫佳江与岳母三人共同居住。玄关处设有一个土间(没有铺设地板的三合土地坪),通向工作间和厨房。土间里有小山家自制的梅干和味噌。夫妻二人都是在家工作,因此家里设置了可以让两人同时工作的宽敞的书房。房间通风良好,没有冷气也非常凉快。“同样是梅雨季节,在这里,植物们看起来都很愉快的样子,绿色更加鲜艳,雨水还能用蓄水桶存起来使用,跟在城市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宫佳江说。


QQ20160421-4.jpg

1.jpg


池竹家
能源自给的典范


动植物调查专家池竹则夫在朴门永续设计日本中心担任植物讲师,因为有大量工作相关的书籍资料,池竹家专门设计了很大的书架。根据池竹的喜好,屋里设置有浴缸和日式洗手间,还有烧柴火的 炉子——冬天,池竹喜欢在有火的地方专心工作。为了实现能源自给,池竹家是四家中唯一一家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配电板的,除了能满足自家的电脑、通信等用电,还能有剩余电能用来出售。池竹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引进蓄电池技术。


QQ图片20160422081634.png

QQ图片20160422081640.jpg


山田家
明亮的大天窗


长屋设计者山田贵宏与妻子二人生活的家,窗户采用了拉窗的形式,顶上还设有天窗,可以起到烟囱的效果,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天窗还有很好的采光作用,使山田家在白天基本不用电灯,自然地过上了不依赖电能的生活,电费比在东京生活时节省了三分之一。注重隐私的山田太太起初对长屋生活感到不安,搬来之后却不亦乐乎,“跟大家一同生活让我有安全感,些微的不便就不值一提了。”山田太太喜欢种植,山田家的院子里栽种了近60种花草和蔬菜。


QQ图片20160422081724.jpg

QQ图片20160422081730.jpg


小林家
一屋多用的四口之家


小林家有丈夫一纪、妻子惠理奈、8岁的路奈、4岁的慧凛四口人。为了家里能有更大的空间,冰箱、洗衣机和浴缸都使用common house里的,但自家设置有食品储存间和淋浴间。阳台向外做了扩展,二楼的大空间在不同时段用作不同的用途:一纪的工作间、孩子们的游乐间,晚上则是寝室。“长屋里人手多,对于要养育两个孩子的我们来说真是帮了不少忙。而且孩子从小能看到大人们不同的生活,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QQ图片20160422082236.jpg


编辑自《LOHAS乐活》杂志2014年8月刊



1458726815741419.jpg

0.gif


点击上图,进入“日子byLOHAS”微店

搜索生活好物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邵忠 | 阅读好生活
下一篇
学会这几招,在家也能科学美容
给更好 2016-04-30 20:17:43
“就在那时我遇见了一本书,讲的是诞生于澳大利亚的朴门永续设计概念,将农田、自然环境全部考虑进人类居住环境的设计,这个思路让我深受触动。”山田回忆说。并且,随着“环保村”的话题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关注,山田开始意识到,建筑还必须让居住者之间的关系健全发展。在不给环境造成负担的基础上,建立人与人相互联结的生活模式——山中长屋便是因此而诞生的。
给更好 2016-04-30 20:18:47
拜访这座山中长屋,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美丽的木纹。 无论是房屋外观还是室内墙壁,全都是原生态的木质结构,建 材是取自当地的杉木和柏木。为了降温,大家还尝试在屋顶上 做绿化,更加使得房子与山中的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建筑由 五座两层房屋组成,总面积约378m²。相邻的两座房屋共用一 面墙壁,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消耗。最外面的一座是四家共享的 “common house”。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