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呼吸一样坦然,让我们谈谈死亡


一过春日祭扫、慎终追远的清明节,便起了春回大地的东南风。似乎在中国人的传统中,对死亡的纪念和对于春日生机的把握,是可以兼容并蓄的一体两面。同样在面对生命的终极智慧中,“死亡”是道无法跨越的课题;正如人们说,“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谈论死亡

______


尽管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东方宗教中也向来不乏关于生老病死苦的论述,然而在世俗层面,有关死亡的话题向来是讳莫如深的。人们更愿意谈论“乐活”,却很少会把“善终”也纳入其中的一部分。生与死,就这样成为割裂的两端,一端是希望,一端是绝望;一端是光明,另一端则是黑洞。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像不会死去那样活着,又像从未活过那样死去。适当地谈论死亡,并以艺术的方式呈现,或许是让人们跨越生死鸿沟的一个途径。


1080.jpg


共同完成的填空题 

住在新奥尔良的Candy Chang,在2009年痛失一位挚爱的朋友,这诱发了她对死亡的思考。她开始对所拥有的时光怀有深切致意,并且发现人们太容易被生活中日复一日的琐碎困住,而忘记对生命有真正意义的东西。于是她开始在废弃的公共空间涂墙,并写满临终愿望的填空题,让每个路人都可以在此分享他们的人生痕迹。


1.gif


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整个墙壁都被填满了。通过对死亡的短暂思考,人们分享了对生活的希望、恐惧和经验。我们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两样东西,一个是时间,还有一个是与他人的联系。这样的黑板后来到了世界的很多角落,包括哈萨克斯坦、南非、阿根廷,当然也包括中国。Candy Chang说:“我们总是没有勇气谈论死亡,甚至没有勇气去想死亡,但是我意识到,为死亡做心理准备,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有力的事情之一。


b.jpg

 

十个人的清明记录片

思考死亡能够让人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清醒的认识。去年清明在上海开业的“醒来死亡体验馆”是一家有公益性质的社会企业,除了通过实体场馆中的体验来推动公众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最近他们又推出了一部公益短片《我的清明》。


视频链接: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h0389b6ynen&width=500&height=375&auto=0


短片由十位不同职业的志愿参与拍摄,试图通过“诉说”来告诉大家:死不意味着是人生的终点,也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让人来认识“生”的另一个维度。

 


选择与尊严

______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于2010年首次发布死亡质量指数,其指标涵盖缓和医疗的环境、人力资源、医疗护理的可负担程度、护理质量和公众参与。2015年,中国在报告所列出的80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71位。台湾世界排名第6位(亚洲第一),日本第14位,香港第22位。


a.jpg

▲ 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排名。图片来源:经济学人智库

 

台湾

3月12日台湾作家琼瑶女士发布公开信,嘱托自己希望“尊严死去”的愿望。在这封信中,她提出“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意义重大”——在延长死亡时间(赖活)和提高死亡质量(好死)的天平上,她选择了后者。同时,这封信也将“尊严死、安宁疗护、舒缓医疗、临终关怀”等自然死议题再次推到公众面前。

 

澳大利亚

有人说,医院里重症监护室的墙比教堂听到了更多的祈祷。而在ICU工作了超过35年的Peter Saul看来,越来越多的老人进入ICU,并在其间离去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在这段2011年的TED演讲中说:“我们不能拯救任何人的生命,只能延长的寿命,遗憾的是所延长的是老年时光,而不是青春。”


视频链接: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t0143urytaj&width=500&height=375&auto=0


谈论死亡需要勇气,现状是有9成以上的人从未为死亡做过打算。Peter Saul希望,能够缓和医疗给病重的人一些自主控制权。

 

北京

十年前,“选择与尊严”网站由大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与陈毅的儿子陈小鲁共同创办。这个网站从一个在玩笑中成立的“临终不插管俱乐部”过渡而来,是中国首个倡导“尊严死”的公益网站。他们倡议,成年人在生命终末期,选择不使用徒然延长死亡过程的生命支持系统,如人工呼吸器、心肺复苏术等,自然、有尊严地死亡。


c.jpg

▲ 在"选择与尊严"(Choice and Dignity)公益网站的基础上成立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简称LWPA)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6月25日的公益社团组织。www.lwpa.org.cn

 

 

最好的告别

______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因为死亡而结束。因此相互的告别,是这种关系的过渡。


o.jpg

n.jpg

▲ 英国乡村公园河岸边代替了亡者墓碑的长椅,给走累的路人驻足停歇。

 

如果说人的成长是个“入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到死亡就是个“去社会化”的过程。随着逐渐老去,人与社会的连接也会逐步断裂,此外还要禁受器官的减损。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失落和强烈的情绪变化。德国哲学家云格尔提出:临终本身则是一个dying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与被告别者之间希望是一种彼此富有意义的关系。而“临终关怀”更是一种陪伴的艺术,这个词(hospice)的本意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用于朝圣旅行者中途休息、重新补足体力的驿站,而在今天它有了更深的意义。

 

l.jpg


而较早提出临终关怀概念的《西藏生死书》中说道,“没有哪一种布施意义大过帮助一个人好好地死”。事实上通过古代的《高僧传》,也会发现如何死得自在是对于过去高僧的最高描述。因而由僧人出面,借助宗教帮助人们跨越死亡,提供心灵层面的救援也就顺理成章了。


 k.jpg


2011年3月,东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伤亡无数,在以僧侣、牧师、医疗人员、宗教学者共同发起的超宗教超宗派活动基础上,开设“心灵约谈室”。不同于宗教者的布道、传教,临床宗教师虽然是由宗教人士开展,但并不以布道、传教为目的以超宗教超宗派的立场,面向广大的普通民众,提供纯粹的心灵关怀。

 

j.jpg

▲ 图为今年3月专攻临床死生学的日本国立东北大学教授谷山洋三于曹洞佛学院开展《临床宗教师的理念与伦理》课程讲座。

 



一些推荐

为了更好地活着

 


i.jpg

一个绘本  | 《爷爷变成了幽灵》

一天,艾斯本最喜欢的爷爷霍尔格突发心脏病而猝死,艾斯本伤心极了。那晚,爷爷回来了,坐在橱柜上,原来爷爷变成了幽灵。作为幽灵,爷爷会穿墙术,这令艾斯本十分高兴。然而爷爷却并不开心,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去世时忘了做一件事,才会变成幽灵。爷爷不能总当一个幽灵吧。于是小艾斯本帮助爷爷一起回想究竟是忘记了什么事。有一天,爷爷终于想起来了,原来是当时忘记和艾斯本说再见了。告别时,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说完最后的再见,爷爷就穿墙走了。

作者:  金·弗珀兹·艾克松 / 爱娃·艾瑞克松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h.jpg

一本书  |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是一名外科医生,1965年出生于美国,牛津大学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硕士,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曾任美国部高级顾问。他“白天是医生,晚上是作家”,同时也是奥巴马政府医改的主要推手。在书中他采访了超过两百位致病疾病患者,并结合自己父亲生命最后几年的故事,提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要活得更有质量。他在书的前言中说:“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们的末期病人和老人才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乏的牺牲品。”

作者:[美] 阿图·葛文德(AtulGawande)著  彭小华 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g.jpg

一部纪录片  | 《人体漫游》第七集:生命的尽头

The Human Body是BBC摄于1998年的七集纪录片,第七集“生命的尽头”讲述一位名叫赫比的老人的故事。影片全程真实记录了他患病以后按照自己的意愿,采用缓释医疗的方式,经历治疗、弥留,直至丧礼的全过程。最终赫比的骨灰按照他的意愿洒在与太太哈诺萝拉共同种植的玫瑰花园里,葬礼中响起苏格兰民谣的弹唱。

(出门左拐点B站)

 

f.jpg

一部舞台剧  |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没有人把它当回事。”这是果陀剧场舞台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中的经典台词。金士杰饰演得了渐冻症的老教授,知道自己即将告别人世。他利用所剩不多的时间,把所有的生命经验,教授给他最爱的学生。于是,有了这14堂关于爱情、工作、家庭、宽恕、衰老、死亡等跟每个人切身相关的人生大课。本剧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畅销书《相约星期二》。

演出信息

北京:保利剧院

时间:5月18日-21日

上海:虹桥艺术中心

时间:6月9-10日 19:30  6月11日 14:30

 

d.jpg

一个去处 | 醒来·上海4D死亡体验馆

“醒来”起源于汶川地震的心理支援小组,脱胎于临终关怀NGO公益组织。创始人在陪伴临终者去世的过程里,逐渐理解到,死亡是简单的,但“怎么死”却是个复杂的过程。所以,醒来的核心是生命教育,希望能通过生者的主动探究,化解一部分死亡恐惧,并系统地学习如何面对亲人乃至自己的死亡。醒来的空间浓缩呈现了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每次体验以12人为一组,时长3小时,12轮心理游戏,每轮以探讨、辩论、投票等方式决出一名淘汰者,淘汰者会穿过「无常」之门,走入「彼岸」,在一台模拟焚化炉中「归零」,最后「醒来」。

场馆地址:上海市普育西路105公益新天地2号楼101-104室

对外时间:每周一、二闭馆,周三至周日每天开设两场:下午场2:00开始,晚间场6:30开始

咨询电话:021-61213004

门票:444元/人


e.jpg

一系列讲座 | 季风生死课

面对临终的勇气:关于生与死的智慧

全球老化的时代,面对自己的老病或陪伴他人的老病与临终是近在眼前的关切,而非遥远的未来。我们需要提炼更多的勇气与温柔,需要来自传统智慧的启发与现代心理医学的认知。季风系列讲座课程的老师分别是台湾的生死学专家、在台湾从事安宁照顾和临终关怀的实践从业者、研究近代佛教思想史的历史学博士,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及教授。四位联合主讲,从各自专业出发,由不同角度切入探讨生死学议题。

主讲:林其贤、郭惠芯、成庆、陆钦池

开讲时间:4月8日开讲,每月一至二个周末每周两讲,均为周六周日下午15:00-18:00

地点:季风书园上图店(淮海中路1555号,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站厅层)

收费:所有会员免费预约听讲,额满即止

咨询电话:021-54189093 或 18301750392

 

 

本文参考资料:

《最好的告别》阿图·葛文德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傅伟勋

《如何面对死亡:关于生与死的智慧》季风人文讲堂第十一期第一讲资料



新刊订阅.jpeg

0 (2).jpg


全年订阅 好礼相赠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清明:气清景明,悲喜交集
下一篇
这对夫妇为儿子构筑一座“永无岛”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