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妻子家的果园,改造成了蕨类天堂


蕨类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植物,繁盛于三亿多年前的石炭纪,至今仍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在清迈,就有这样一个将蕨类植物当成了自己生命一部分的建筑学家,他为自己的蕨类植物们建起了一个“蕨类天堂”。



建筑学家的植物梦
______


24.jpg


Niwat生活在泰国清迈,是一个当地有名的建筑学家,然而在他的晚年生活里,他迷上了种植蕨类植物,他每天要按时巡查他的植物王国,那个时候总让他感到一种净化。


23.jpg


年近七十的Niwat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这来源于他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做20分钟瑜伽;然后步行、坐禅用掉45到60分钟,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会去泳池游泳,躺在泳池边看头顶上繁茂的蕨类植物,总让他觉得能远离世俗的烦嚣,净化心灵。


11.jpg


Niwat是当地有名的建筑师,大学里念建筑,硕士学环境发展,博士在墨尔本读的城市规划,回到泰国后设计建设了很多的传统度假村。在他看来,建筑设计必须要考虑到温度、气候、尺寸、功能、人为因素等,要努力做到最协调的局面,当然,人与自然也是如此。


22.jpg


20多年前,Niwat45岁,买了第一块地,因为妻子喜欢花蕨(flower fern),他就开始买来种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种不好,后来改种些别的蕨类,幸存的也不多,他的热情于是就低落了下来。


这时他碰到了70岁的蕨类前辈诺斯林。他问诺斯林种植蕨类的要点,得到答案:要靠孢子。Niwat又追问得需要多长时间培育,诺斯林很淡然地告诉他:一年左右吧。“难以相信,我居然就这样跑掉了。 ”Niwat笑着说,“因为我觉得一年的时间真的是太漫长了。直到很多年后我也开始用孢子来种植蕨类,才明白他是对的。你们想,如果那个时候,也就是20年之前,我就开始种植,那能少走多少弯路,现在得有多少蕨类植物啊! ”


一起来认识这些美丽的蕨类吧:


21.jpg

肾蕨:常见蕨类,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和树干上,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


20.jpg

桫椤:来自澳洲大陆的一种树蕨,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品种,能长到很高,超级耐寒。


19.jpg

鹿角蕨:鹿角蕨又名麋角蕨、蝙蝠蕨,鹿角羊龙骨科鹿角蕨属植物,属于附生性观赏蕨。


18.jpg

Lady Fern:中文名未知,属蹄盖蕨科内一种,多见于热带,非常漂亮。


17.jpg

铁角蕨:叶簇生,一次羽状复叶,羽片疏生,斜卵形或扇状椭圆形。



私人蕨类博物馆之梦
______


Niwat七年前开始有了个想法,并迅速付诸现实,他将妻子家族的果园改建成了住所和植物融为一体的度假中心,并将自家的老房子整体搬了进来,准备建成一个蕨类博物馆。


16.jpg

▲ 蕨类博物馆入口被Niwat设计得很有感觉。


Fern Paradise是Niwat在2006年开始设计建设的综合度假村,这块地原本属于他妻子的家族,几十年前只是个大果园,Niwat的老丈人每天在这个果园里采摘新鲜的荔枝和龙眼,让女儿拿去市场卖,这也促成了Niwat和妻子的相遇:“我妻子当时就站在那里,那时候很年轻,于是我走过去和她聊天。 ”


15.jpg


后来妻子家族的人想把土地卖掉,Niwat就接手过来,并且进行了整修。他想到了以自然和文化为主题设计度假村。他对泰国的文化核心做过深入思考,最后定位在稻谷文化上。用来存贮粮食的谷仓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体现稻谷文化最典型的建筑风格。


14.jpg

10.jpg


Niwat利用谷仓改造的别墅独具一格,分别依据不同蕨类植物来命名。除开住宿的部分,更大一部分被Niwat建成了蕨类植物的培养基地,培育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国各个品种的蕨类,每种蕨类的生长习性都不一样,Niwat为此花费了无数的精力。


还特地建造了两种不同的温室,一种给喜欢水分的厥类,里面不仅有条人造小溪穿过整个温室,温室顶上还常年有循环喷雾系统,地上长满了苔藓,能保持足够的湿度,另一种温室则给喜欢干燥环境的厥类,里面有足够的光照。


13.jpg


蕨类的生长习性各不相同,比如两年前,Niwat开始种一种来自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的蕨类植物,名叫DicksoniaAntarctica,属于软树蕨,每年只长一寸,Niwat悉心栽培了两年,仍是很细小的一棵。与此相反,还有一种也是来自澳大利亚大陆的树蕨,叫桫椤芦苇 “australis”,这种树蕨就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植物。


9.jpg


Niwat的基地上现在拥有着300多种蕨类植物,分别属于30个不同的科属,每一科属又包含很多的分支物种。比如铁角蕨科(Asplenium)里他搜集到了20多种,肾蕨科 (Nephrolepis)里他又种植了10种左右,特别漂亮的蹄盖蕨属(lady fern)里他拥有15种左右。


这些名目庞杂的数据统计和科属考证工作,Niwat显然乐在其中,对于每一种蕨类的名称和习性更是脱口而出,像是一个移动的蕨类数据库。


2.jpg

▲ Fern Paradise的小路也是按照孢子的形态设计的。


当然Niwat还有更远大的目标,他想建一个蕨类的博物馆,如今也已在建设中了,好玩的是,这个博物馆的前身,是Niwat家的祖宅,他将整个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都搬了过来,所有的木头都是原来的,他还要求搬运的人一定要准确地将各个地方的木头对准了,各个门也要各归其位。现在这栋建筑刚完成,接下来就是完善这里的展厅了。



只种植不售卖

______


5.jpg


在Niwat的蕨类世界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所有的植物都决不是商品,所以种植的目的也决不是为了商业,他希望通过努力,蕨类能为地球的将来作出贡献。

8年前,Niwat访问菲律宾,参加了蕨类植物爱好者大聚会。有一个中国蕨类植物爱好者给了他一个非常珍贵的种子rhizom,而Niwat就是利用这仅有的一颗种子,培育出了几百种蕨类。今年的2月份,Niwat又参加了菲律宾的蕨类自然协会活动并作了演讲,借此机会走进了丛林之中。当他们在周围调查的时候,发现了一棵巨大的树蕨,于是就带回了一些叶子。如今叶子的孢子已经在他的基地里培育了4个月了,像星星一样的形状。

Niwat自豪地说:“你们可以想象,将来我能够从这棵培育出多少品种啊,剪下来的种子培育的一盒一盒的小的苗将来可以长成很大的蕨树。它能够使我梦想成真! ”Niwat又语重心长地告诫说:“但是我真诚地希望,人们不要去购买当地人从丛林中砍伐来的蕨类植物,这会对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大气、森林构成危害,如果这样下去,地球的将来就毁了。”


4.jpg

▲ Niwat给我们展示叶子背后排列整齐的孢子。


因此,Niwat首先保护蕨类植物,他可以向公众提供孢子体,如果公众需要话,但是绝对不买卖蕨类植物。


Niwat建议大家如果想要种植蕨类的话,可以联系各地的蕨类植物学会,现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的蕨类植物学会,比如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和英国,这些植物学会能够给蕨类爱好者提供很多的资源。


3.jpg


Niwat还希望可以通过园林美化设计来提升蕨类植物的价值。蕨类植物本身就多姿多彩,不需要种植花朵就能够美化园林。比如在Fern Paradise,即便全是蕨类,也有着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各种层次,高低错落,互相依存,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生态平衡,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1.jpg


在Fern Paradise的官方主页上,有着这样一首小诗,来自于Niwat最亲密的好朋友、来自以色列耶路撒冷的音乐家斯蒂芬,这首诗很好地表达了Fern Paradise里的感受:“想象你回到了自然,你的周围被绿色拥抱着,私密原始的环境,焕然一新。鸟、干净的空气,像铃声一样温柔的声音,它们在清早歌唱,让你想到了家……”



扩展阅读
蕨类植物的生命过程


8.jpg


[ 萌芽 ]
蕨类植物的地下茎年年能随处长出叶子来,嫩叶上部卷曲着,外面披有白色的茸毛,古时叫它为'拳菜'或'蕨拳',是原始的性状。


7.jpg


[ 生长 ]
蕨类的叶子渐渐长大,叶柄上生有深绿而美丽的羽状复叶,主要依靠它那叶子背面的褐色或黄色的孢子散落在潮湿的地方,经过繁杂的过程,发育成为新的蕨。


6.jpg


[ 死亡 ]
蕨类植物处于不同生长期,对光线、温度、湿度等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应该按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属性小心照顾,不然植株会徒长,显得衰弱或萎蔫,甚至死亡。


Fern Paradise
网址:www.fernparadise.com
地址:73/1 Moo 5 Sansai, Chiang Mai, Thailand 50210
电话:+66 84 687 2474




新刊订阅.jpeg

无标题.jpg

全年订阅更有好礼送,
赶快来购买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他们把自己丢进田,想溅出个美丽乡村
下一篇
抓住夏日的尾巴,让你从内白到外!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