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镇,离开还是留下?


“原乡” 是个近来常被提起的话题,闽南情侣阿梅和亚三,因为痴迷在地文化,扎根古厝,他们保有时髦的生活方式,却也接纳并融入家乡古老的一切。年轻人的返乡之旅,是在自己和故土的连结点上重新认识自己,这并不关乎 “我在哪”,而更值得描画的是 “我是谁”。


1.jpg

▲ LOHAS11月刊专辑《好还乡》


这些天,网路上热议 “什么样的人口才应该留在大城市?” 这本身是个价值观混乱的话题,当公民失去了城市间的合法自由移动权,什么人口根本不重要。新闻讨论成为刷屏辩论,所有社交媒体群起的争论,不过是聒噪百态。


如果城乡均衡化发展,可令青春与事业可以随处安放,撤不撤离城市的话题,根本不值得形成正反辩论,年轻人的个人价值也不会只有 “涌入巨型城市” 的唯一选择。


2.jpg

▲ 开咖啡店是很多年轻人返回原乡最想从事的行业之一,这和台南前几年的返乡风潮很相近



阿梅与亚三


生命如水奔流,最初记忆却离不开生长的土地。习俗、传统、风物、气候、作物,共同刻画了自然生长的原乡人。今天就随我们去到闽南,认识这一对年轻的返乡人,在古厝林立的老巷中见见青春面孔,闪着美好。


3.jpg

阿梅 & 亚三

闽南在地青年情侣,

开设有工作室、咖啡馆、服装店集合体

策划艺术项目,关注家乡的文化与人情


4.jpg

▲ “人只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有些东西都是逃不掉的 ” 


闽南可以算得上是个丰富的社会概念,包括了福建诸市,如厦门、漳州、泉州,宽泛一些还涵盖了海峡对岸,而远海人对这片土地的遐想,应该是来自于侯孝贤的电影,这里凝集了几代离乡侨客的乡愁,似乎兜兜转转,都是要回家的。


5.jpg


正因如此,对于从未远离这片土地的阿梅和亚三来说,这 “根” 就深扎在对闽南土地的热爱中。


可能是一场有高甲戏的家庭茶局、也可能是一盘从早市上采买的 “赤鱼” 时鲜,又或是巷间市场随处可听的俗语方言,那些都是以家园为属性认同作的身份辨识。


6.jpg


“ 如果你有流水一样的命运,就不要感叹回不到原初的家园。”


这是阿梅说的。


阿梅出生于1987年,成长于三面环海的漳州古雷半岛;爱人亚三则是泉州惠安人,因为两人共同对故土日常的迷恋,才有了 “赤子空间” 工作室是为初心故土。


7.jpg

▲ 阿梅和亚三在泉州老城区巷子里的集合体 “巴浪鱼”


“赤子空间” 工作室在泉州闻名的作品,就是隐藏在承天寺后巷的一栋三层建筑。这里是阿梅和亚三的家,也是两人共同打造的含服装店、咖啡馆、传统理发和展览沙龙的集合体。


这座有着闽南村落民居常见的 “方砣厝” 名为 Local Fish(巴浪鱼),因为亚三就爱吃泉州港特产的巴浪鱼,其实它译成中文应该是:本土的鱼。


8.jpg

9.jpg

▲ 到了2015年,阿梅在厦门和福州读书、生活和工作了很多年后,选择回泉州定居,原因很简单:“我是离不开海的人,泉州是个有船停靠的地方,又有爱人,所以我来到了这里。”



烟火日常,阮这个角头


乡愁/不是在别后才涌起的吗/而我依旧踏在故乡的土地上”,这是台湾音乐人陈建年歌曲里的心境,也是泛闽南地区平凡生活的抒情写照。


10.jpg

▲ 2016年夏,阿梅和亚三在日常生活的巷子里做了一场 “角头” 展览


置身泉州的在地人,多爱讲 “角头” 这词,而 “角头” 就指自己的那一方水土。


11.jpg


因为 “巴浪鱼” 的出名,住在省内或其他城市的旅行者若来泉州,都会去承天巷寻找她。阿梅和亚三自有咖啡和传统茶饼招待客人,这栋集合体的热闹人气为 “角头” 添了几丝活力。


12.jpg

▲ 人称 “小怣叔” 的理发师傅,算上父辈已在巷子里做了几十年这门手艺


清早打开店门后,他们习惯去隔壁早点铺吃上一碗面线糊搭配油条;逢元宵、冬至节令,邻居阿姨还会给 “巴浪鱼” 送来亲手搓的汤圆和花生仁汤;正午阳光浓烈,被阿梅亲切称作 “小怣叔” 的理发师傅就会到这座布置时髦的店里为老主顾剪发。


13.jpg

▲ 亚三说,泉州巴浪鱼的滋味,要你亲自尝过才知道


14.jpg

▲ 平凡人的鲜活面孔被镜头记录,阿梅和亚三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贴在店内,供客人观照当地生活


这小城看似平淡无奇的小日子里其实蕴藏了无限灵感与故事。


2016年,阿梅和亚三策划了一场名为 “阮这个角头” 的生活摄影展,以在角头内居住的人为主角:早点铺的阿姨、在巷子里做了几十年理发的师傅、永远穿着闽南特色服饰打扮的个性大姐……都成为了镜头里记录的日常。


15.jpg

▲ 天光好时从店内往巷子看,传统建筑燕尾厝的瓦片清晰可见



三爷の流动咖啡店


陆陆续续在泉州做了四五年咖啡馆,加上几年前在泉州本土杂志《城市壹本CityBook》工作的经历,使得亚三更善于利用平台专注发掘本土文化生活的动人一面。


16.jpg

▲ 亚三曾在专注报道泉州在地文化的本土杂志工作,这段经历令他对自己城市的认识更生动


突然有一天,亚三萌发了要发起一个 “闽南宫庙咖啡计划” ,并立刻付诸行动。


当地人和阿梅与亚三的许多朋友都参与过活动,他们亲切地把它称作 “三爷的流动咖啡馆”。


18.jpg

▲ 若流动咖啡活动的场所选在郊外,大伙还会野炊露营


顾名思义,“流动咖啡馆” 便是带着咖啡器具去各种空间场地拥有pop shop,而亚三的这个还是个自然寺院派,他来到泉州各大古刹寺庙或周边的山间海边现冲现饮咖啡。手冲壶、磨豆机自、器皿和茶点一件都少不了。


如今这个在当地寺院周边发起的 “流动咖啡馆” 计划,已经非常受到当地年轻人的喜爱,很多人慕名而来就为了尝一口这一条会游动的 “巴浪鱼” 所特有的咖啡香。


20.jpg

▲ 闽南传统金纸造型的印章,被用来制作挂耳咖啡的包装


亚三还把闽南人用来 “拜拜” 的烧金纸图案,运用到了 Local Fish 出品的挂耳咖啡纸袋上。希望人们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在地文化。


21.jpg

▲ 当大城市刚刚开始流行 “从农场到餐桌” 的概念时,这群在家乡做快乐事的年轻人却以咖啡为引子,寻得院前石凳做料理桌,大自然盖上桌布,便成一席


可以说,这对从都市 “退居” 故乡的年轻人,已经将 “原乡精神” 和 “创意年轻力” 发挥极致。


无论是 “巴浪鱼” 集合体、“赤子空间” 办的展览活动,还是流动咖啡馆,都是他们在以自己特有的并自在的方式去了解家乡,并对这片养育了祖辈和自己的土地产生强烈认同感。


人们总说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不迷恋世间的稳固才是这时代最缺乏的年轻精神。不是吗?



原文:周丝思;改稿:Mandi

图片:谢少杰、守望者

更多与返乡有关的故事,欢迎阅读《 LOHAS乐活》2017年11月刊


banner.jpg

2017.12月新刊预告.jpg


全年订阅 好礼相赠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向“东京杂货教父”学习挑选日用品法则
下一篇
为什么你总是晚上不想睡,白天不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