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创伤后,我们如何走出伤害?


在人人都可以零成本传播讯息的时代,铺天盖地的 “真相” 挖掘、悲伤围观和占据道德高点的低格谩骂,是否真能对PTSD受创者有益?他们又该如何获得支点,从巨大的悲伤中走出来?是比讨论道德与法律、人性善与恶更重要的事。


什么是PTSD?


他拒绝了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建议,因为 “心理医生会让他忘记 ”,“我宁愿忍受这样的痛苦”。


1.jpg

▲ 当《海边的曼彻斯特》得男主人公,说出 “你不明白,我的心里什么都没有了 ” 时,只有和他遭遇相同——三个孩子葬身火海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PTSD是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的缩写,意指从现象层面——精神病的症状学上,创伤后的患者会出现闪回、再侵入(体验)、回避、高警觉、解离等症状。


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我们知道了这个词,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经由媒体的大肆报道,又让我们频繁看到它作为复杂性创伤对人的伤害。


2.jpg

 

一般来说,PTSD会在发生后数天至6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长达数月或数年,个别甚至达数十年之久。其中病期在3个月之内的称为急性PTSD,病期在3月以上的称为慢性PTSD,而若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6月才发生则称为延迟性PTSD。


 

如何判断PTSD?


“林生斌梦到了女儿阳阳,梦里她正用英语介绍自己。林生斌冲过去抱她,抱不动。她又长高了……他常常在梦里不愿意醒过来,想在梦里多陪陪他们。”


3.jpg

▲ 林生斌在下葬妻儿后选择了皈依,他在墓碑上写:今生缘浅,来世再续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对trauma(创伤)的定义是:“超出日常经验范围的应激事件所引起的,几乎会给任何人带来严重困扰的重大生命事件。”

 

虽然我们无法从事件本身判断遭遇者是不是一定会有创伤,但却可以从他们的感受描述和事后反应中得到答案。


4.jpg

▲ 触发PTSD的,一定是突然、偶然及重大事件,受创者有时并不能主动(或主观上不愿意)作出病征的判断,图为郭采洁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寒蝉》中的剧照

 

一般来说,核心症状中有四类常见:

 

创伤性再体验。主要表现为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正在再次发生一样。

 

回避和麻木。主要表现为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警觉性增高。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其他,如解离。主要表现为药物依赖、抑郁和自我抽离。就如同 “我” 难以忍受被吊打的痛苦时,便寻求脱离让“我”脱离身体,把自己解离出来,就好像被吊打的不是我,自己只是旁观者。


5.jpg



3P理论,不回避创伤


她也一直做着杀人的梦,而每每想起那样的场景,她就要在心里“杀一次人”。


6.jpg

7.jpg

▲ 被国内媒体几乎翻了底朝天的江歌案,近日在日本开庭


在遭遇不幸和打击之后,人通常会陷入三种负面情绪陷阱,分别是自我化、普遍化和永久化,这三种陷阱所对应的英文单词 Personalization、Pervasiveness、Permanence的首字母都是 P 开头,所以也被称为 3P 理论。

 

记忆浩瀚无穷,从出生起我们每一天的经历都刻录在了记忆系统中,不管你是否可以自由调取阅读它们。也许能够忘记真是一种幸福,但可惜往往糟糕的事却会在记忆中十分突出,而美好的则容易被淡忘。


8.jpg


也许这世上本就无阳光灿烂的日子,能让人午夜梦回的,都是刻骨铭心。

 

林奕含用房思琪的故事告诉我们,她其实一直记得,细节历历在目:“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9.jpg

▲ 因为每种伤害都存在于生命内部,而生命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所以每种伤害里都包含着治疗和更新的种子


可创伤本身,又是人类自我处理和修复的过程。当脑海中过去的记忆被唤醒,情绪出现崩溃,你愤恨、恐惧和哭喊,但每如此的暴露一次,下次经历相应情境的反应强度就会降低,时间就会缩短。这就是暴露疗法。

 


正念认知疗法


“我一点也不想生气,我就觉得厌恶。厌恶那个希望他们被雷劈死的自己。”

 

10.jpg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马克·D·西里博士和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在一项针对911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调查的2000多名幸存者中,选择以回复邮件、讲述感受的,比起没有回复邮件的幸存者在1-2年中出现PTSD的可能性要高很多,并且单篇幅越长者,面临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这也就是说,沉默疗伤比起吐槽大会要更有利于康复。


11.jpg


而 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 Therapy,即 MBCT 正念认知疗法,作为一种沉默型的治疗手段,在这几年针对PTSD病患的康复中逐渐开始流行。其核心训练就是集中注意力,这点上与日本的内观疗法很像。


刻意的练习会促使产生一种 “能意识到的” 觉醒模式,而非 “习惯化、自动化了的” 混沌模式。说得再深入些,当你能认知自己并理解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时,就会明白所有难以接受的事情/局面都会成为过去。而当下,你正在执行的每一个觉知善念,都将积聚力量,去影响未来生命的走向。


你无法改变和回到的过去,是大千世界我们渺小一生的因缘罢了。快乐和痛苦都是表象。



banner.jpg

2017.12月新刊预告.jpg


全年订阅 好礼相赠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红极一时,又被黑无数,你想问陈妍希什么问题?
下一篇
冬至:一阳来复,好运即来
北京法眼 2017-12-28 19:06:43
日过,习惯性悲伤,内心涌出的就是无限循环的伤感,当你悲伤的时候,你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你会忘记,所谓沉默疗法,就是这样吧,现在的我似乎就不那么难过了。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