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儿童初次与外界联结的场所,幼儿园一直受大众关注。随着人们对于低碳、环保的诉求,从中衍生的设计新意,让幼儿园的设计不再只是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而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就在不久前,我们的小编分享了一些设计感十足的幼儿园,今天,我们将继续带你看看幼儿园的设计,只是这次,不仅好看,“可持续”更是它们的一大特色。现代人对阳光、树木、水等自然元素的强烈回归意识,使自然融入设计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下,不仅是住宅、办公地,教育空间也形成了从整体到细节的设计体系。放眼欧洲,德国、丹麦、英国等国家已发展出倡导自然与人的关系、鼓励小孩走出教室体验自然的森林幼儿园;在亚洲,将孩童的个性发展置于首位的日本藤幼儿园,又或吸纳新科技之力,将低碳、节能注入设计的越南农场幼儿园,也将带给我们不少启示。除了对教育方式的革新,这些幼儿园的设计均以“可持续”的创意理念,丰富了人们对未来幼儿空间的想象。
没有天花板,也没有围墙,大自然就是他们的天然教室。在1952年,由丹麦女孩艾拉·法拉陶(Ella Flatau)创办的一间“森林幼儿园”(Wald Kindergarten),便将这些创想落地为现实。在那里,小孩不用呆在教室,他们或前往森林探险,或于田野间游戏。自然一直都是孩子感知力与创造力的源泉。森林幼儿园与普通幼儿园最大的区别在于,以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将“可持续”延伸至对孩童的教育上。不局限于单一、固定的空间,大自然即是教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幼儿园类型已遍及欧洲等国,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的德国、丹麦尤为推崇。在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营地,他们既可以待在工具小屋,同小伙伴合力制作手工,或与老师一道深入森林腹地,观察动植物、学习户外知识。
经济的进步,引领城市风貌趋于现代化,但对以农立国的越南人来说,对生态、自然恰有一份本能的向往。基于这一诉求,越南同奈省的农场幼儿园(Farming Kindergarten)将绿植、农作物融入对屋顶的设计。
屋顶的环状绿地带种植着不同的蔬菜,作为孩子们平日里自由穿梭的运动场,也可作为传授农作物知识的露天课堂。
置身于农场幼儿园,你必不会感觉闷热。绿植覆盖的屋顶,宽大的窗户及太阳能板的装置使建筑凉爽且透亮。得益于此番低耗能设计,这所幼儿园在不到一年内,便节省下了25%的能耗与40%的用水量。
有人形容藤幼儿园(Fuji Kindergarten)是世界上最好的幼儿园。这所坐落在东京、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幼儿园,由日本建筑师手冢贵晴夫妇与设计师佐藤可士合力改建,屋顶被改造成了一个无止境的圆形操场,小朋友们可以在屋顶尽情地奔跑,自在玩耍。
“与自然共生”,是作为园长的加藤夫妇与建筑师手冢共持的理念。因此,在没有过多科技加持的前提下,藤幼儿园也很好地践行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无论是故意不设水槽的水池,还是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在地绿植,对细节设计的斟酌,都旨在拉近小孩与自然的距离。教室之间以家具代替实体墙,空间因此变得更为灵活,只有无界限、无阻隔,幼儿园才可能随时随地,自在“生长”。距离丹麦“绿色能源之都”哥本哈根30公里的霍斯霍尔姆,光照充足,太阳能发电作为当地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使其代表建筑之一的太阳堡幼儿园(THE SUNHOUSE)自建成以来,便享有“最环保的幼儿园”的盛名。幼儿园的南坡面覆盖以太阳能光伏列阵,可以满足园区基本的供电。室内不同尺寸的天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房间的立窗以及顶部的天窗,这所“太阳堡”获得的光照高于现行的建筑规范所要求的光照量,让整个室内空间通透感十足。
即便在房间最角落的地方,平均采光系数也能达到4%。而在北坡,屋顶覆土层与绿植的加持,保证了均衡的室温,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热能损耗。秉持着“可持续建筑”的原则,木材等环保的碳中和材料,也被广泛运用到了这所幼儿园中。一缕阳光、一抹色彩,皆是这个空间“呼吸”的养料。
地处意大利维尼奥拉市开放区的边缘,Barbapapà幼儿园自带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幼儿园于山坡间依势而建。为了不破坏在地资源与周遭环境,该幼儿园匹配了低碳、环保的“可持续”设计理念。
整个建筑最大的特色,在于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Barbapapà幼儿园的日常能源皆从自然获取,屋顶的光伏板既是太阳能的储藏区,也可很好地调节室内温度,而以黄、橙、绿、白为主的色彩排布配上原木色的地板,整个空间也显得更为灵动。
为了维持周边良好的土地资源与绿化率,幼儿园的屋顶上方种有不少绿植,还设有用以收集雨水的过滤水箱,通过净化污水,达到灌溉周边植被、农田的功效。
四城记| 因为一片绿,爱上一座城
“北欧设计师大概是摩羯座,羞于说爱,却忍不住体贴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