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读完一本书,好难。”在这一周的初始,还是想要分享几本书:有的适合冬日读,有的适合睡前读,有的哪怕读不完,放在床头就很好。它们都带有安定的力量,“随便翻翻,可消永夜”。
《她在红尘外》
寻找摆放自己的方法
五年前,当时是《人物》杂志记者的许晓,在同事、家人的支持下,申请停薪留职踏上了一段独自寻访中国女性修行人的旅途。
她褪去了是便利也是桎梏的职业身份,来接近“红尘外”的女性。就这样,一个人,十个省,二十个道场,三万公里路,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一直走到了西藏珠峰大本营的绒布寺,将对修行人的寻访和观察录入了这本《她在红尘外》。书是朋友送的,赠书时只轻描淡写。我查了查,售书网站上写道,其“适读人群”包括:生活忙乱而希望远离尘嚣的人、遭遇打击以求解脱的人、面临精神危机或“无欲无求”的佛系年轻人……带着一些“不相信”翻开书,竟然一口气读了百十页。吸引我的,不是书中提供了某种答案,而是在曲折的路上,作者始终抱持的坦诚与接近“真实”的诚意。因此看到她甫出发后和焦虑拉锯、辗转奔波着对抗蚊蚋、投入地享用一餐可口素菜、在质疑时“自卑”、在懒散时自嘲,我也似乎背上了行囊,一同寻找“在世间摆放自己的方法”。
书还没看完,还没有和作者一道走完整趟旅程。不过在叶南所作的序里,一段关于“红尘”的表述很形象,先分享在此:
“修行者世界的真相是简单的,简单到乏味。业内人士常用的说法是:如实知自心。意思大概是,如果你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你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红尘内,红尘外,这些不过是修辞……红尘就是你手机里的世界,你的朋友圈,你转发点赞的公众号。别人眼里的你,就是红尘里的你。”
我还没有能力思考红尘内外,不过意识到自己正在“红尘里犯着迷糊”,不也是进步?
作者:许晓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7
《入泥》
用泥土讲述自己的故事
“陶瓷让人冷静”,几年前顾青聊起喜欢上陶瓷的缘起,只与我说了这般简单的一句话。
工艺、器物,还有结识的一批朴实的朋友,帮助当时生活上遭遇低潮的顾青重新整理思绪,也带领这位媒体人走入了陶瓷的世界。
▲“陶瓷是什么呢?是……大家都能发表见解的素材;是跟我们生活连接最紧密、一粥一饭不可或缺的物件;是泥土与水火的合作。”图片源于网络
《入泥》中访问的八位本土年轻陶瓷人,或在师徒传承下从练泥、拉坯开始磨练技艺,或远赴海外驻场、参展,接受艺术与设计专业训练。
对他们来说,泥土是聆听的对象,是表达的媒介,更是美本身。
他们怀着热忱投身其中,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手艺与工业的交汇碰撞中,摸索着将陶瓷之美融入国人日常生活的途径。
▲“低到泥土里,融入泥土,作为一种创作的姿态,可以解读为融会贯通的博大。图片源于网络
媒体人也有属于媒体人的“冷静”,曾创办数本设计与生活方式杂志的顾青,是中国过去十年中关于生活美学复兴潮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
而近十年的时间中,顾青站在陶瓷工艺中间地带望向两端,一边是“泥土”所象征的创作,另一头是“陶艺”所承载的文化。
她用专业的视角与细致的笔触揭开陶艺家们的创作姿态,更难得的是她愿意通过六位中外业界人士的视角,更宏观地理解这个行业的细微变化。
正是因为这样,即使顾青在前言中自谦称这只是一本阶段性的笔记,《入泥》依然可被作为当下陶瓷创作者群像的精华辑。
作者:顾青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11
《太阳与少女》&《做二休五》
有趣,不艰深
《太阳与少女》是典型的“适合在睡前阅读的书”。
这本森见登美彦的随笔集里,作者聊着影响过自己的书和电影、一些创作初衷、记忆片段……温暖且奇异。
在序言中,她说:
“‘适合在睡前阅读的书。’我常常想写一本这样的书出来。不会像哲学那样艰深,也不像小说那样令人亢奋。并不是不有趣,却也并非有趣到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尽管没写什么有实际好处的内容,读起来却也并非空虚般无益……
从哪里开始读都可以,只读自己想读的部分就行。书中有长有短,有浓有淡,有说笑戏谑,也有一本正经,形形色色地文章编排在一起,晃得人迷迷糊糊的……很快便能将读者送去香甜的梦乡。”
而《做二休五》也是一本能怀着愉悦心情读完的书。
“不用赚太多钱,也可以拥有自由。”在经济下行的时期,这类论调有如另一种角度的成功学。但大原扁理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如何这般生活”的攻略指导,而是用个人经验表达其思维上的豁然,对每个奔波的“社会人”都能有所启发。
至于愉悦过后、再回想时,是深感“绝望”还是“这太酷了”,就看你了。
另外,必须要特别夸一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种“因为做二休五,所以来不及设计了”的幽默感。
(左)作者:森见登美彦出版社: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右)作者:大原扁理出版社:理想国/九州出版社
《试论疲倦》
缓解疲倦的另一路径
某天问一位刚认识的朋友:“最近在看什么书,有推荐吗?”晚上她发来一张《试论疲倦》的书封,并附上几句话:“适合冬天晚上喝着热牛奶读的随笔。写得很舒散……读完后可以缓解疲倦。”
大概是书名和这话的确平易近人,我正要下单,却发现作者是彼得·汉德克——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之前听说过他表达方式的“独特”,于是先找了书中的同名试读章节,断续看完后发现,这位朋友没说错。当然对我而言,是另一角度的正确。
开门见山地,作家罗列着“令人恐惧地疲倦”:圣诞夜拥挤的教堂、塞满几百号学生的课堂上那毫无感情的讲者、失眠、友情与爱情中的疲倦、树叶河流乃至天空的疲倦……
没读几页后,作家营造的从最广阔的到最鸡毛蒜皮的疲倦图像深深感染了我。昏昏欲睡之际,看到一行字:“睡觉作为出路是不可行的。”
强打精神翻到编者前言,找到了这“絮絮叨叨”背后的意味:
“……使得通常被贬义理解的疲倦成为生存的一个根本前提……在疲倦中,你重新学会了感知事物、理解事物,认识事物和欣赏事物;在疲倦中,你会重新进入与世界心心相印的关联中;在疲倦中,你会重新将事物的存在感知为生存的事实。”
世界与自我的关系,是汉德克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若他在这本书中真有表达“我疲倦,故我在”的意思,那么在我不知是否确然的理解里,他是要与这世界的难解来和解吧。
我还是买了这本书,至少喝着牛奶读它的晚上,会睡得很好。
作者:(奥地利) 彼得·汉德克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陈民 / 贾晨 / 王雯鹤
《我在挪威做木匠》
匠人不必为隐者
如今我们似乎给“匠人”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使之与尘世尽可能地划清界限。无论是隐于市还是隐于林,我们期待的“匠人”似乎都能为了手艺怀揣着告别红尘般的决绝。与《瓦尔登湖》中的“匠人”精神对比,《我在挪威做木匠》也许有点俗。出生于挪威的阿伦达尔的木匠奥勒·托斯滕自述了一个改造阁楼的故事,同时也描述了小镇上其他工艺匠人的劳作状态,包括砖瓦匠、钣金工、粉刷匠等。
▲似是作者图片,来源于网络
书中没有告别俗世的决心,也不多谈工艺的传承流转,甚至细致的有点像一位项目经理的结案报告。这也许才是真实的匠人生活的反映。他们不藏匿在深山老林,也没有怀揣几近失传的独门绝技,而是每天被工艺、设计细节以及碰到的新问题围绕,并让这种工作方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其中的乐趣也与常人无异,比如用中年保温瓶泡咖啡,或是在酒吧与同行交流心得……但在辛苦的劳作中,他们认真地体会手中的幸福。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发生地挪威。当下“北欧设计”铺天盖地,却少有人说得清所谓北欧风格来源何处、有何特别,更不要论北欧设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我在挪威做木匠》则是第一手的参考样本,木匠也是生活与设计之间绝妙的连接点,为走进真正的北欧风格提供了一条难得的途径。
作者:(挪威) 奥勒·托斯滕森
出版社:未读·生活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艺术的慰藉》& 《不速之客》
睡前醒后来一点
将这两本书并列,是因为它们都是容易读的科普读物,没有负担,也适合睡前醒后来一点。
《艺术的慰藉》出自阿兰·德波顿和约翰·阿姆斯特朗,豆瓣上曾有人将前者喻为“心灵鸡汤界的冬虫夏草”,实在幽默。
不过这本书算正儿八经地回答了“艺术有什么用”的问题,且对于没有艺术史积累的读者而言,也是十分友好的。
▲英文版内页
摘一段在此:
“我们应当探查自己的内心,以了解自己对眼前的作品所产生的反应。我们评断艺术作品的优劣将不是就作品本身而言,而是针对这件作品是不是有助于弥补我们的缺陷:我们的健忘、我们的缺乏希望、我们对于尊严的需求、我们难以充分认识自我,以及我们对于爱的渴求。因此,在接触一件艺术作品之前,我们应当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才会知道自己需要寻求什么样的慰藉或救赎。”
至于另一本《不速之客:藏在家里的自然史》,对都市中的人来说,了解生物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城市化正在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种群的距离迅速拉开。
但英国皇家昆虫学会研究员理查德•琼斯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接近生物学的途径,就是从人类的居住环境中着手。
本书以英国为中心辐射全世界,介绍了世界性分布的各种典型的小动物,探索它们如何逐渐适应进入人类家庭中生活。
(左)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 (澳) 约翰·阿姆斯特朗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右)作者:(英)理查德•琼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本设计六十年》
他山之石
虽说名字显“严肃”,但仍不失一本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的书。
内田繁的这本书完成并出版于2011年,书中所讲述的年代囊括1950年至2010年的60年。
经过编译整理,在中国出版已经是2018年末,日本现代设计也快走完了70年。
译本可能会迟到,但价值从不缺席。巧的是,《日本设计六十年》出版后没多久,中国的互联网上就掀起了一阵关于“低美感社会”的讨论,倒让这本书的到来变得恰到好处。
内田繁把日本现代设计的起始年代划定为1950年,是“在被占领的废墟下”开始的艰辛历程。
这60年中,日本经过了对美式生活全盘接受的阶段,也曾因为粗暴山寨欧美设计而在国际上蒙羞,但在荣久庵宪司、柳宗理、龟介雄策等一批又一批设计师的努力下,通过成立日本设计委员会、Good Design Award(优秀设计奖)、日本设计中心等举措不断激发着年轻设计力量。
另外,同样身为设计师的内田繁也用亲身经历诉说了日本设计特有的双线发展历史:
在成熟又严瑾的环境下,索尼、松下、东芝等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将最新潮的设计孵化为国际流行的产品,同时以柳宗理等人为代表的设计师从长期的手工艺传统中寻找文化内涵。
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日本设计终于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寻找到独一无二的“日本特色”。
并且,与同类作品相比,《日本设计六十年》更难能可贵的将这份价值延伸到了与设计相关的不同领域,比如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品牌对日本设计的传播意义。
这也能帮助我们思考未来的本土设计,如何在提升美感的同时,寻找并传播自己的文化内核。
作者:内田繁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出版日期:2018-9
图片均来自网络
部分文字初刊于《LOHAS乐活》杂志
文_汤白、西瓜、xuying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
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更多精彩推荐,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市集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比成人世界更扎心的儿童绘本,却感动了整个世界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