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砌蝉花粘碧草
风檐萤火出苍苔
6月21日
/
7月6日
今天上午05:43:33,
蝉鸣始,夏至到。
夜色至短,昼至长。
来到一年中闷热、潮湿的“夏伏天”。
头九羽扇携手游,四九卷席露天宿,
因此有“夏季不过不热”一说。
古时的夏至也是“夏节”。
是农人们祈求消灾年丰的日子。
亦有农谚云:“夏至雨点值千金”。
此时,来到盛夏三白齐放之节点,
萱草袅娜,季鸟鸣叫,
细雨中品芬香、赏清凉。
这是属于夏至的诗意。
▲ 《与朝歌令吴质书》有关于“浮瓜沉李”的描述:“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夏属火,因此更要找些清凉乐事,养生养心。
01
夏至三候
林断山明竹隐墙,照水红蕖细细香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便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初候 6.21-6.25
夏至阴气生而阳气始衰
阳性的鹿角于是开始脱落
因感阴气之生
雄性的知了鼓翼齐鸣
喜阴的半夏草长于沼泽地或水田
因炎热仲夏到来而至茂密
其实,夏至之后,盛开的不仅有半夏。绵绵细雨过后,白兰花、茉莉、栀子悉数开放,香气甜而暖,与花圃边袅娜的萱草互为照应,令人昏然如醉,乐而忘忧。
伴着梅子黄时雨徐徐而至,这是一个关乎夏天,浮瓜沉李,蒲扇藤椅,细语轻声,仰望星空的美好季节。
古人对夏至是极其重视的。《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同时,夏至也被历朝历代作为节(假)日看待。如宋代从夏至日开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用来驱热,以粉脂香囊相赠遗。
◐
入头九,扇握手
《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在这一天,古时女子之间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以涂抹。用来扇风,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时至今日,夏至一到,随着三伏天到来,正闷热的夏天来了。摇摇扇子,可避免空调下的人体散热功能紊乱,更能运动终日伏案的肢体。
◐
品莲馔,放荷灯
自宋代起,每年阳历6月24日便是观莲节,民间以此日为荷诞,古人有品尝莲馔的习俗,借以莲的花、叶、藕、子各个部位制作佳肴。
至此时节,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我国各地都有荷花的倩影。每当傍晚,人们观赏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或用天然长柄荷叶为盛器,燃烛于内,沿河施放,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
吃夏面,且尝新
古谚有云:”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 除食面食外,我国有的地方要食凉粉、凉皮,有些地区还要喝凉茶,吃荔枝、吃茶叶蛋。
夏季出汗,津液损耗过多易阴虚,人体容易心生烦躁,食欲下降,困倦疲乏。
此时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先让心“凉”下来。
◐
精心以养阴
中医上说,夏至的到来是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开始萌芽之时。所以夏至过后,最该开始养护心阴,克制心阳,切莫让心火太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睡觉。
夏天对应心,心脏对应着喜悦,做一些轻松的事。如多注意在晚上静修、调养的话,对保持良好的睡眠也是非常有用的。
◐
勤洗温水澡
一般来说,夏天洗澡的水温应保持在38-42°C为宜。温度过高会使皮肤的水分流失,而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因此,温水洗澡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
祛湿防”疰夏”
作为夏日的季节性病症,“疰夏”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湿邪不祛,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不管用,只有湿邪少了,疾病才会远离。
中医认为,健脾湿自化,所以祛湿重在健脾,而我们人体经络就是最好的“药”,可以通过按摩健脾穴位来打开祛湿“开关”。
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5-8分钟,
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
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以大拇指指腹点揉2-5分钟,
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
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可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
有利于“湿热”引起的荨麻疹、急性胃肠炎。
丰隆穴
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3分钟,
再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配合足三里按摩可祛湿化痰,
长期坚持能排出脾胃的浊湿。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此时的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
《吕氏春秋·尽数篇》:“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孙思邈倡导:“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
同时因天气燥热,人们更容易口干舌燥,火气大。吃一些清火清热,生津补气的食物,可以缓解身体的燥热,让身体变得舒适、健康。
◐
食“三鲜”,两面黄
夏至有吃“两面黄”的习惯。面条煎至两面呈金黄后,再用余油配以适量的调味料炒些虾仁、肉丝、韭黄、香菇等,淋于“面饼”之上。
夏至后,食材也有了更多样的选择。江南地区讲究“食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
◐
多食“杀菌”类蔬菜
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加之人体肠道的防御能力减弱,“病从口入”的现象因此更为常见了。
不妨吃些如韭菜、青蒜、蒜苗、洋葱、大蒜、大葱等“杀菌类”蔬菜,在各种可致病细菌的生长繁殖相对加快的时期,至少可以从饮食上防控住病菌的“侵袭”。
宜
空心菜、绿豆、酸味、莴笋
大葱、大蒜、番石榴、杏子
忌
羊肉、糯米、海鱼、油腻
醉虾、毛蚶、生蒜、辣椒
多食酸,宜果蔬
酷暑之际,果蔬自是少不了的清凉之味。同时,亦可以酸性食物生津解腻,增进食欲。
《黄帝内经》便有“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的记载。所以说夏季入“酸”,也为了收敛心气。
◐ 凉拌黑豆苗
黑豆苗、盐、纯净水、食用油、芝麻油
1/ 煮一锅水,烧开后加一点油和盐,放入豆苗焯一下;
2/ 捞出沥干水分后,放入凉水;
3/ 取出豆苗,放入餐盘,加盐和芝麻油调味拌匀即可。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说 :“久食黑豆, 好颜色, 变白不老。” 从母体黑豆中生长出来的豆苗, 也绝非平平之物。豆苗富含铁、 钙、 磷及胡萝卜素,其性微凉味甘, 翠生生的颜色, 一眼观去就抚慰了夏天燥热的心。
◐ 绿豆南瓜羹
1/ 绿豆用清水淘洗干净,放入盆中,加盐腌片刻,用清水冲洗;
2/ 南瓜洗净、去皮,瓤和子,切块;
3/ 锅内倒入500ml冷水,大火烧沸,下绿豆煮5分钟左右,再次煮沸后下南瓜,加盖;
4/ 改小火煮至豆烂瓜熟,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被人们称作为“济世之良谷”的绿豆,有消暑利尿,补充水分和矿物质之功效。夏至后,燥热上火,尤应多食之。
◐ 牛奶玫瑰茶冻
1/牛奶放入冰箱冷藏;
2/玫瑰花和吉利丁粉一起放入水中煮,使吉利丁粉溶解均匀,放入容器中;
3/将玫瑰花茶放入冰箱冷藏;
4/将凝结后的玫瑰花茶冻放入冰好的牛奶中。
牛奶和玫瑰都是镇静舒缓的食材,玫瑰药性温和,能够温养心肝血脉,抒发体内郁气。这道甜点作为舒心减压、缓解忙碌生活高压力的夏日午后冷饮非常合适。
◐ 杨梅酒
1/ 将杨梅洗净,加白糖装入瓷罐中捣烂;
2/ 加盖但不密封,稍留空隙,等待约7-10天,自然发酵成酒;
3/ 用纱布绞汁,即成约12度的杨梅露酒,再倒入锅内煮沸;
4/ 呆冷装瓶,密封保存,时间越久越佳。
◐ 图片:unsplash、pinterest等平台
青梅入口,夏日渐轻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