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眼见之外
聆听、品尝,林中多的是令人沉醉的造物啊。
◐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你能听多远?”曾获三次艾美奖的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喜欢这样问。他本人的回答是:最远的距离为172英里,相当于华盛顿州的宽度,那是他在1980年5月18日钓鱼时听到的圣海伦火山爆发的声音,爆裂声花了13.5分钟传到他耳里,大自然磅礴,森林够安谧,所以他能听到。
汉普顿给寂静下了定义:没有人为噪音,并持续15分钟。他也在几十年前就发出警语:大自然的寂静是美国消失最快的资源。
于是,他决定开着老爷车横跨美国,背着录音器材和测量音量的分贝计,在这些抚慰心灵的地球声境因与日俱增的人为噪音而消失之前,完整地录制并保存它们。
为此,他必须离群索居,时常迈进渺无人烟的丛林深处;他也必须前往最嘈杂的地方,主动、持续、诚实地记录噪音的分贝。在一度失去听力之后,汉普顿在他珍惜的僻静地——霍河河谷——放下一块红色岩石,让它代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独自发起这项保护自然静谧的活动。
汉普顿不仅一路记载声音,也探访对声音生态有体会的人士,最终抵达华盛顿,向制定法规的人们申诉。“对人性改变最大的,莫过于失去寂静。失去寂静不仅意味着丧失人的一项特质,而且是连人的整个构造也跟着改变。”
noise(噪音)这个词可以追溯到拉丁文的nausea(恶心),词源学已明示了噪音的危害。在允许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护自然静谧是可行的、必要的。难道,你不想听懂鸟群的鸣叫、溪水的歌唱、松叶的落地?
译者:陈雅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醉酒的植物学家》
有趣的书名已显示足够的幽默感了。原来喝醉是因为清酒里的大米、苏格兰威士忌里的大麦、龙舌兰酒里的龙舌兰、朗姆酒里的甘蔗、波本里的玉米……草药、花卉、树木、果实、菌类都是让人沉醉的自然造物。
作者不是在讲解酒醉,而是醉的源头,这无疑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独特部分。本书融合了生物学、医学、历史、词源学和调酒术,爱赏酒的人必会觉得受益匪浅。在豆瓣上,甚至看到了这样的评论:“读完之后去种树的欲望甚至胜过了喝酒。”
▲
作者:艾米·斯图尔特
译者:刘夙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02
赶路的人们
“可爱的林子里既深且暗,但我还有约定必须履行,睡前还有漫长的路要赶……”
◐
《远行》
译者:董晓娣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禅定荒野》
▲
作者:加里·斯奈德
译者:陈登 / 谭琼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夏日走过山间》
▲
作者:约翰·缪尔
译者:邱婷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03
用心观看
天地之美,必须在场才能看到。
◐
《听客溪的朝圣》
作者迪拉德就居住在听客溪旁,每日徜徉于溪边林中,因而能跨骑在树干上凝视溪水下的生物万千。
她证见一年中间造物的秘密:空中的鸟、地上的植株、宇宙中的星星。也旁观了造物的残酷,寄生者将宿主从肚子里吃空,生命的传承基于这样你死我活的斗争。
大自然既令人恐怖,也充满无限慈悲,极度挥霍,也极度节俭。
她写大眼纹天蚕蛾,湿湿的心脏里有一个细胞,里面会有一座森林,摇摆着。她写大榆树,光是一个季节里就可能制造出六百万片树叶,不费吹灰之力。然后她自嘲:“我连一片也制造不出来。”
她从显微镜下的叶绿素、金鱼尾部的红血球,写到人类自身的肾元组织,仿佛打通了世间万物万灵的灵脉,解说了宇宙的真相:造物主喜爱丰繁浮夸!这个世界是以最了不起、最严谨的方式,丰盛地、铺张地创造出来的。
拉迪德也是个遍览图书的女孩,喜欢从字里行间捕捉灵性的闪光,天生拥有博物学者所需的旺盛的好奇心,她从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中对照出人类的特质。
▲
作者:安妮·迪拉德
译者: 余幼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看不见的森林》
▲
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译者:熊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怎样观察一棵树》
▲
作者:南茜·罗斯·胡格 / 罗伯特·卢埃林
译者:阿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04
博物灵光
“我自创了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度过的这段生命紧缩为几个简单的行为。面朝湖泊和森林,注视着日子流逝。”
◐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作者是主攻英国文学专业的牛津大学教授,喜欢在林间漫步。这就无怪乎当她在全书的17个章节中分别介绍17种常见树木时,既点到它们的生物特性,也写文学、历史、传说、艺术乃至日常用途。
她写从头到脚都是深绿色的红豆杉,会说它们如何被古罗马人利用、如何在不同时期的欧洲园林被修剪成各异的模样、由其毒性所引发的联想、种种隐喻如何被但丁等诗人所化用……用作者的话说:“这本书是一场个人探险,探寻的是树木的意义。”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探寻树木的意义?还是让作者自己来回答:“如果说《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诞生于这些自然现象的外在之美、这些千百年漫长生命以及孕育出的文化联系,那么本书也展望这样的未来:今天种下的小树苗将成为子孙后代的参天大树。”
▲
作者:菲奥娜·斯塔福德
译者:王晨/王位婷
出版社: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失敬,植物先生》
从标题就能看出对植物的敬意。这种敬意也的确贯穿于整本书的各个章节:植物的适应能力极强,能凭“记忆”存储解决方案,以应对极端环境;植物也很灵活,甚至可以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移动;植物的“绿色民主”和“操控艺术”具有现代性;它们还是建筑师的灵感来源,为神经生物学、机器人设计制造等提供新思路……
不论部分叙述和结论是否还可商榷,但有句话大体是没错的:“在开创未来的路上,人类一定得向植物学习才行。”
▲
作者:斯特凡诺·曼库索
译者:金佳音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这是艾柯关于爱书藏书的总结,横跨历史、文学、美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畅谈奇书逸事(当然,艾柯向来是难懂的)。
博尔赫斯笔下博闻强识的富内斯和部落老人篝火旁的娓娓道来——肉身的记忆;石洞里的楔形文字和哥特教堂矗立的尖顶——矿石的记忆;然而散发出最浓郁的知识芬芳和铭刻下最隽永的历史选择的,却是纸张书籍上的文字,这种最美好的形态被称作植物的记忆。
▲
作者:翁贝托·艾柯
译者:王建全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诺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在战乱之年曾退隐山间,将与花鸟草木相伴晨昏、在耕读中寻得安宁的感悟汇成一本《园圃之乐》。
相似地,在相对和平的年月,40岁的记者兼旅行家泰松来到西伯利亚森林里的贝加尔湖畔过了6个月的隐居生活,只是其中多了些对现代城市和消费社会的短暂挥别。泰松所住的小木屋,离最近的村庄也有120公里,熊大概是他为数不多的访客。他带着书、雪茄、伏特加,将生活缩减为几个简单的行为:砍柴,钓鱼,做饭;阅读;在山间行走;在窗前喝伏特加。
这朴素日子的美好常常在只言片语中流露——“晚饭是一碗米饭和塔巴斯科辣椒酱,半根香肠,半升伏特加,甜品则是月亮。”
▲
作者:西尔万· 泰松
译者: 周佩琼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
《种子的信仰》
▲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王海萌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最后,欢迎留言分享令自己难忘的森林旅程
截止6.26日
我们将从中选取4位“森林爱好者”
分别送上一本《听客溪的朝圣》
◐ 文:部分编辑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过刊,原作者_于是,有删改
◐ 图:来自网络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