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2本书,滋养你2021年的旅途、自我、自然观与生活

年度交替的余温还在,春节近在眼前,普遍的低温寒潮也让人瑟缩,不愿动弹。如果你想在此时安享一段属于自己的、不受打扰的时间,读几本能照见内心及现实的新书(或常看常新的书),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以下从旅行、个体认知、自然、生活这四个角度展开的书单,多是个人化但具有滋润度的挑选,请笑纳吧。




01

像生活一样的旅行



“我尽力去做一个,不由关系网所塑造,而由山海塑造的人。”


 

《失落的卫星》

 

我们许多人的旅行目的地通常很“明确”,譬如风光极美、文化繁盛、购物天堂或休养胜地,它们面目清晰,“美”得精准。但这本书的作者刘子超在9年间数次深入中亚,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城镇、村落、无人区“流浪”,他走过的一个个地方——费尔干纳山谷、撒马尔罕、帕米尔高原等等,大多在历史上留下了或浓或淡的墨迹,但如今或暧昧或挣扎或隔绝或正在成为废墟。一片失落的土地,如同离轨的卫星。

▲ 图_Unsplash

作者的叙述很冷静。但阅读时,会随着他的旅程而怀旧、担忧、迷失、惊喜,不仅为他一路上的搭车方式及食宿细节捏一把汗,也为与他萍水相逢的人们的际遇叹息。这不是一般的旅行指南所讲述的故事——那些高度浓缩的历史事件、名词、地理区隔意味着什么,以及原来我们并不必然会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有些人与地方就被困在了时光的某一瞬。“除了风光、美食、博物馆,世间还有许多转瞬即逝的真相,理应要进入旅行者的眼和心。”

▲ 图_Unsplash

在书中,刘子超和其他乘客挤在开往苦盏的小巴上时,他写到了窗外的荒凉公路和群山,也没有漏掉在奶奶腿上睡着的塔吉克小女孩,她的脸被压出一道印儿,刘子超说:“这就是世界真实的样子,充满琐碎的细节,而我用尽所能来理解它们——这让我感到自由。”在全书的最后,作者附上一份清单,将那些滋养、鼓舞、愉悦了他且激起他对中亚的兴趣的文字、影像、音乐、绘画做了梳理。阅读、聆听、行走、记录,这是探索者的功课。▲作者:刘子超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古道》

 

必须走出城市,走进荒野,走进深山和森林,甚至迈进滩涂和泥沼,人类才能记起道路的初态。大地本身充满了词语、文章、歌曲、标记和故事,道路带来的本该是过程、情节,而非结果,是人类留下的踪迹,是历史残留和当今规划的共同载体。


《古道》是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游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行走于各种道途,言说这些道路和他自己的故事。



“宽阔海湾”号驶向苏拉岛,泛着绿色磷光的尾流就是在大海中留下的踪迹;马努斯岛上遍地的塘鹅翅膀,标记了岛民自古至今的生存手段;英格兰白垩纪区域的白色小道,留下了地质学和人文精神相互映照的踪迹;贡嘎雪山下的盘山道路,夹杂在默默移动的冰川褶皱里……


▲ 图_Unsplash


“风景”(landscape)这个词源自荷兰语,本意是画。人类、艺术和理念彼此影响,最终,我们是被风景塑造的社会动物。我们和迁徙的鸟类、鱼类不完全一样,它们延续着亘古不变的空中、海中之路,而人类的道路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所以,几千年前的古道、刚刚落成的高速公路可以并线同行,彼此无法替代。


道路学,原来是这样一种人文哲思,是将哲学和文学覆盖到徒步远行的旅程中,涵盖了历史、地理、政治和艺术。当我们在麦克法伦的笔下读到露宿野外时听到的云雀叫声、沿途的野花和野兽,首先会被纯粹的、复古的自然主义之美所打动;其后,又能随着他追忆的诗歌、散文、绘画片段,洞察艺术家如何审视人类和地域之间的关系。


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

译者:王青松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纵身入山海》

 

“不能长时间出去玩啊,感觉生活都得不到滋养。”在出行因疫情而受限的日子里,不止一次地听到同事这样“叹气”。


《纵身入山海》,记录了作者在日本5年的行山与寻海的日常,只要粗粗浏览目录所涉及的地名——镰仓、湘南、濑户内、熊野古道……便对这本书的“滋养力”有了信心。


▲ 图_Unsplash


何况内容简介中也写道:“……《纵身入山海》就是一本像生活一样的旅行的书。‘看似写的是山海,其实写的是光,是我追寻的光。是面对面与我同坐的仓本聪老师,是去世多年后田中一村的小屋,是五岛医生的诊疗所……是我遇见的一切人,然后又告别的一些人。’借助山海、借助库索身为外来者更为新奇和友善的视角,我们将回到那些自然而然与人事物、与无边光景相处的日子……”


自然而然与人事物、与无边光景相处的日子,是任何时候都不嫌多的日子吧。


作者:库索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02

个体的命运



“……他的人生在他面前展开,通往四面八方……”


 

《正常人》

 

作为第一批90后,在2020年,身边不少人都提到过《正常人》,不论是书或剧集。


爱尔兰作家萨莉·鲁尼(Sally Rooney)对当代年轻世代身份认知的细腻观察,也许触动了即将或刚刚在身份认知这件事上与自己趋于和解的人们。


在鲁尼的《Normal People》中文版呼之欲出的时候,HULU与BBC已为观众献上12集精美的剧集,讲述来自不同阶层的康奈尔与玛丽安从中学到大学毕业后的时光里分分合合的感情经历,并怎样最终走入自己的人生。


▲ Normal People 剧照


虽然故事发生在遥远的爱尔兰,但康奈尔和玛丽安和我们身边的千禧一代并无二致。主张自我、重视平等的这一代年轻人,在投身于现实世界与爱情的过程中,依然受到友情、阶级、现实问题的牵绊而作出不同选择,从而让他们的感情几度变得脆弱,同时也生出新的渴望。他们需要在爱人与朋友间变换身份,打破过去,与自我怀疑抗争。


《Normal People》就像一个既不愿接近而又不知不觉到达的彼岸,不得不带着伤痕逐渐成长,投入生活。从这一点来说,小说中文版的译名《正常人》显然将这种反差表达得更好。


作者:萨莉·鲁尼

译者:钟娜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单身社会》

 

在这项关于独居生活的调查中,一位被访者认真地问道:我有一条狗,算独居吗?我懂得这个问题背后的思绪。这本书像一种安慰,对于所有独居者,所有信奉单身主义的人,以及所有早晚面临独居的人们。乐观地说:独居者自由掌控衣食住行等一切内容,拥有经济、梦想的独立和完整。悲观地说:独居者无所依靠,孤独面对一切负能量,在生老病死的难题面前尤其困苦。这本书告诉我们:在上世纪50 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 的人单身生活,今天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处于单身。相关数据也表明,在日本和北欧,这种现象的比例比美国更高!

▲ 图_Unsplash

传统思想告诫我们,独自生活将导致孤立,作者克里南伯格却向我们揭示了:绝大多数单身者会热忱投身社会与社交生活,比同龄已婚人士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与艺术及音乐课程以及公益活动。更有证据表明,比起与配偶居住的已婚人士,独居者的身心更为健康——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独居者,不一定是孤绝者。

关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社科图书很多,但《单身社会》或许是一本在单身和独居问题上做出社会学术层面分析的中译佳作,紧跟互联网世代的人际关系新趋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出这个科学结论:在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当下社会中,独居令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也能更懂得享受伴侣的陪伴。


作者: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译者:沈开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逍遥游》

 

作者那出色干练、点到为止的语言所形成的“东北味”让人耳目一新,和脸谱化的东北世界大相径庭。


如果说班宇的第一本小说集《冬泳》就像一位个人风格极强的摇滚歌手的处女专辑,将自己最鲜明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那么在《逍遥游》里,寒冷、萧杀的东北气息稍稍减弱,故事也更加直接地面对不同世代的小人物身在洪流中的命运。


颇为有趣的是,班宇近来在网上总会与“东北文艺复兴”这一说法联系起来。不少读者将他与一些东北作家、音乐人放在一起,视作文艺群体的集中涌现。其实,从《逍遥游》中,不仅能发现班宇对小说结构的进一步探索,也明显能觉察到故事展现的时代特征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逍遥游》中的故事也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座城市,关于任何一个当下的个体。

作者:班宇

出版社:理想国|春风文艺出版社




03

它们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



“……我敢说每一个摄影师在连续几天的工作后,身上都是青红肿块。但显然没有什么可以超越他们心中巨大的热情,这热情是生长在这里的植物所赋予的,它们的生命力超越这个普遍衰弱的年代……”


 

《遇见野兔的那一年》

 

作者阿托·帕西林纳是芬兰一位重要且高产的作家,人们说他的笔触总是轻盈从容,难怪会用寓言式的笔法架构一个逃离都市的故事——一个有年头的寓言,但主题却常看常新。想逃离的人很多,但未必遇得到那样一只野兔——它闯入你不甚顺遂的道路,成为你人生巨变的转折点,将你怀疑、尝试,但终将鄙弃的败坏生活彻底归零,敦促你走进生命的真正场域:荒野,森林,湖泊,雪山……这只野兔是阿托·帕西林纳在1989年创作出来的。它改变的男人原本是个愤世嫉俗、婚姻失败的壮年记者瓦塔雷。

▲ 图_Unsplash

没错,这一人一兔的故事是则寓言,每一章节都匪夷所思,但也洞见人心。真正的险峻、荒唐、讽刺之事不在原始山林里,而尽在商业、婚姻、财富等等之中。瓦塔雷的本意是逃离,他并不想当探险的英雄,但一路走来见了越来越多不自知的蠢人,就越明白:人类聚集之处固然先进,但也助长了一部分人的道德沦丧。野兔一言不发,只将瓦塔雷带去适合它、爱护它的环境,与野兔共存亡成为他生活中唯一的法则,这就好比顺势疗法,让他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爱护自己灵魂的生活方式。这则寓言很“芬兰”。但当我们在都市中很难幸福的时候,或许也能想一想:是否因为我们缺失了“与野兔共存亡”那样简洁有力的标准,所以活得那么苟且、那么累?

作者:阿托·帕西林纳

译者:武忠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这本书,是作者行走于雪山之间的静默、聆听、观察、记录。2020年,作者乔阳为《LOHAS乐活》的8&9月合刊(原野 issue)撰写了一篇文章,关于高山植物及其所谓“药用价值”之外的更广阔意义。那时,还只知道她曾在梅里雪山的飞来寺和白马雪山的雾浓顶村生活了近二十年。


后来翻开《在雪山和雪山之间》,才对她行文的坦率与气息有了更深的认识——寥寥几笔,我作为读者,眼前便好似有蔓草在生长。举一例:“菌菇染着芥末黄、杏黄、蛋青、茶褐、云母白、星红的颜色一个个跑出来。苔藓吸饱了水,举着它们泛着银光青绿的小犄角,或者浅黄小豆芽,地衣涂鸦到处漫延,它们把森林变成童话的世界。”


与自然这样的亲近,以及拥有这样的感悟力与表述力,真令人羡慕。


作者:乔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海鸟的哭泣》

 

作品本身仿佛就是融入自然的。海鸟是海上与风中的⼤师,是唯⼀在陆地、海洋与天空都能⾃在⽣活的⽣物。它们在地球上已存活了⼀亿年,但在过去的六⼗年⾥,它们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


从赫布⾥底群岛到奥克尼群岛,再到设得兰群岛,作者不仅带我们游历信天翁、海鹦、鲣鸟等十种海鸟的栖息地,将历史、传说、诗歌、民俗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揭⽰海鸟的⽣活细节和⽣存智慧,还写出了海鸟们的性格、欲望和诉求。在作者笔下,海鸟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也有⽣与竞争、爱与失去、美与残酷。


作者:亚当•尼科尔森 著;凯特•博克瑟 绘

译者:木草草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04

全部奥义在于日常



“……我们是为生活而艺术,而不是为艺术而生活。”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

 

“这间店绝对不是让很多人感到有其必要的场所,但只要有一个人那么说,我就会有再开个几十年的动力。就像‘小船轻飘飘地随波逐流’一样,我希望和这间店一起存活下去。”《在森崎书店的日子》最初出版于2009年,次年即被翻拍成电影。在那个纸本阅读受到数字冲击的迹象还不明显的时代,讨论书店价值的文学影视作品并不如今天那么多,笔调也不似当下那么急迫。


主人公贵子因为一场失恋来到叔叔所开的书店帮忙,书堆里的生活为贵子开启了“真正的人生”,并找寻到人生的滋味。《在森崎书店的日子》凭借这样一段简单但温暖的故事,为书店赋予避世疗愈的意义。


▲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剧照


新出版的《在森崎书店的日子》收录了八木泽里志在获得“第三届千代田文学奖”后所作的续集《桃子婶婶的归来》,作为下部。


如果电影翻拍的上部将书店作为个人的疗愈之所,那么《桃子婶婶的归来》则打开了书店的更多面向,做书人、卖书人、读书人的生活都在其中展开。疗伤之地变成容身之所,容纳爱情与亲情直到最后一刻。从“失恋”到“死亡”,疗愈的对象也更为沉重,但化在书店街上人们的日常故事里,艺文环绕,又显得平凡而简单。


作者:八木泽里志

译者:李盈春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书法课》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林曦,6、7岁便开始学习水墨画、书法,“拿起毛笔开始画画写字的一刻,整个世界就安定了” 。2011年,她创办暄桐教室,开始教授零基础成年人深入书法与传统。经过十年的积累之后,她梳理了面向零基础成年人的教学经验,将多年来对书法的体悟凝练成《书法课》——涵盖学习书法的步骤、功夫的积累与精进、心态的调整落定、艺术欣赏的方法等各个方面。写字其实是一种生活。在传统艺术的体系中,书法是一个系统,它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修习技艺,练手调心,帮助我们认识和欣赏艺术与生活中的美。“徐复观先生写的《中国艺术精神》,核心观点就是中国人的艺术是以老庄为基础的艺术,最大的特点是我们是为生活而艺术,而不是为艺术而生活。”

作者:林曦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四季便当Ⅱ

 

这是吉井忍《四季便当》的姊妹篇,写便当,也是写食物里的生命故事与季节流转。作者秉承日式料理传统,选用中国当地当季食材,介绍27道和风便当的做法:饱含踏青回忆的草饼便当,作为女儿节“定番”的什锦散寿司,高中最后的便当“味噌炸猪排”,“男人料理”日式炒面,作为家的象征的关东煮便当……

▲ 意象图

除了食谱和实用指南之外,书中更有27段温暖的生命记忆:在小学校园吃“给食”的经历,成都留学期间第一次吃钟水饺的回忆,旅居法国时那难忘的“夜晚的鸟声,山中的路”,北京奥运会时在小餐馆与一位老人的对话,疫情中带饭团便当骑摩托去山里呼吸新鲜空气的幻想……一段段与食物相关的记忆,经历时光浸润与人生况味的糅杂,生发出生之滋味。便当的全部奥义在于日常。《四季便当Ⅱ》是吉井忍便当哲学的完整体现——一份用心做出的便当,是一段个人生活的见证,一种最为真实的“活着的喜悦”。

作者:吉井忍

译者: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 文:部分编辑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过刊,原作者于是、汤白等,有删改;部分源自资料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书籍推荐,点击下方图片阅读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摆放自己的方法13本森林之书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如果过年无法相见,你会不会给谁写一纸信笺?
下一篇
雨水: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