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吃一天怎么够?”在当地老饕的指引下,日程紧张的我们,从8点的早市铺子开始,到20点走出晚间排档,一天的饕餮之旅,才在遗憾与饱足中结束。老盐水的咸酸、辣汤饭充盈鼻腔的胡椒味、一碗盛满蛤肉鲜虾的糟粕醋的酸辣感,或只是擦肩而过时,街坊邻里一声“喝茶去”的招呼……对于“吃”,海口有自己的步调。从早市的烟火铺子,到街角巷弄慢悠悠亮起灯火的排档生起的喧哗,慢慢地,你就会在这慢条斯理、不慌不忙间,与这座岛屿产生“共情”。
像海口人一样逛菜市
如果是第一次来海口,想必会和初来乍到的我们有相同的感受:随车由滨海大道高楼“丛林”跨入古旧街区,茫然于被穿梭不息的车轮声与人潮淹没的骑楼老街,面对琳琅满目的吃食与迷宫般的路线而无所适从。
那么,不妨从东门市场开始。
▲ 东门市场
📍海口美兰区新民东路
类似于八市之于厦门、忠义之于丽江,在海口,无人不知东门。作为海口老城区三大批发市场之一和规模最大的传统农贸市场,东门市场自古时起便是车水马龙之地。毗邻的骑楼作为商贾云集的繁华地段,也构成了海口的骑楼文化。
沿着东门市场与骑楼老街,慢慢地,你就能发现真正的海口精神与风格。
▲ (上)东门市场的海鲜小档;(下)骑楼老街
当海口迎来清晨第一缕曙光时,东门市场内早已热气升腾。叫不出名字的甲类贝类、海鱼海蟹,还有品种繁多的干货铺头、目不暇接的热带水果、花样百出的地道蘸料……一路上,我们只得尾随拉载海货的三轮车的商贩与驻足、挑拣食材的海南人踉跄向前。
在东门,信步而行,便能寻到美味。可能是在偶遇的水果摊头买上一小份鲜果,叫果农切好撒上几抹辣盐;或是捏着蒜香味的排骨边走边吃。
▲ 曾记炸排骨(水巷口总店)
📍 大兴东路6号海口市第十四小学对面向右走五个铺面
🕙 10:00-23:30
位于水巷口的“曾记”,小小的门面,却供应着五花八门的炸物。排骨、鸡中翅、鸡腿、肉肠、猪肉条……
来买的大部分都是老客户。除了附近的街坊邻居,常有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赶来买上几袋的,就为了这口鲜香和酥脆。
钻进早市嗦粉、食饭、喝茶走出东门市场,跟着食客走入水巷口,两碗分别用海南伊面和细粉“腌制”的牛腩面、猪杂粉,自此揭开了我们“饕餮”一行的用餐序幕。这一带也汇聚了众多“老字号”,比方海南人可以从早吃到晚的辣汤饭、腌粉、腌面、老爸茶,就分布了十余家食档,随意拎出一家,就是几十年的积淀。(以下推荐店铺仅做参考)◐腌粉、腌面
▲ 苏记常来食店
📍 海口美兰区水巷口8号
🕙 全天
在海南,干、拌即为“腌”,腌粉/面的精髓是卤汁。合格的汤头定是酸菜打底,可中和猪杂和牛腩的腥味。
清晨喝一口鹧鸪茶,再一口热乎的海白汤,之后将一勺被酱汁包裹的汤头送至舌尖,一天正式开始。
◐辣汤饭
▲ 姚记辣汤饭
📍 海口美兰区水巷口20号
🕙 5:30-14:30;17:00-21:00
水巷口的美食“风景线”,定少不了辣汤饭这一猛料。作为一份荤素兼备、嚼咬酣快的实惠快餐,辣汤饭可是海南人不可或缺的一味。
姚记辣汤饭的迷人处,不只在一碗靠胡椒、酸菜、各种杂料就能浓郁香烈的辣汤,而在于一小碟清甜脆爽的芋头梗、煎蛋及腊肠。于米饭中浇淋一勺热辣的汤头,兴许还能咂摸出许多滋味。
◐老爸茶
▲ (下图)五爹中西茶坊
📍 文昌铺前镇昌华路50号
因为行程匆忙,我们错过了在海口市区体验“老爸茶”的机会。于是某天早晨,在赶往文昌的路上,于铺前镇短暂停留,偶遇了这间老爸茶坊。
其实也称不上是茶坊,比海口骑楼老街附近那些游人密集处的茶室更加市井,不过是一处临街的宽敞铺面,每张圆桌都配上水红色的塑料椅。但是人气十足,热腾腾的蒸点雾气缭绕,服务员来回游走,忙着点单、添茶水,室内声浪汹汹。
据说,“老爸茶”在海南的历史近百年。大约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曾下南洋且事业有成的华侨回归故土,将偏西式的下午茶带回了海南。那时,只有收入可观的男子才会喝下午茶,于是这一生活方式也被冠以更具在地风情的“老爸茶”之名。
解放后,“老爸茶”逐渐平民化、本土化,变成今日丰俭由人的模样。
一般来说,从清早开始,“老爸茶”茶馆在不同时段提供不同种类的吃食,松软、朴素的面包等烘焙食品自不会少,海南粉也多见,蒸点、粤式点心等一般就热在炉上,随喜好取用,加上一壶茶或一壶咖啡,当地人在这热闹的空间内聊聊彩票、拉拉家常,能打发一整天时间。
勤于添热水的服务员是不会下逐客令的,所以,“老爸茶”茶馆也是社交、放松、交流信息的场所,正因接地气,所以生机无穷。
老街食档,终日不息在骑楼老街,“味蕾被唤醒”是早晚的事。不止是清晨一份辣汤饭的浓郁味道,一碗令人神清气爽的糟粕醋,或是肥美流汁的文昌鸡肉滑过唇齿……食客只需留足“肚量”来享受隐藏在其中的秘密小吃,便能览尽这座海岛的饮食文化。◐文昌鸡
▲ 肥婆兰鸡饭
📍 海口美兰区新华南路32号
🕙 12:00-20:00
据传,文昌鸡起源于文昌县潭牛镇天赐村。文昌鸡多放养,宰杀之前需将鸡置于安静处笼养,完成育肥的过程。
烹饪时,待整鸡煮至七八分熟,捞出,悬挂吹凉是关键。切块,肉质嫩滑,肥而不腻。
◐牛腩饭
▲ 老字号牛腩店
📍 海口美兰区博爱南路与文明中路交叉口南20米
🕙 7:30-次日4:00
还未进店便被排队的人群“排挤”在外,跑堂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端起盛着牛腩、猪脚、猪五花、肥肠等五六小碟来回穿梭在本就不大的空间。
食客们络绎不绝,大都点上几份再佐以一小碟豆芽、酸菜或是芋头梗、炒西瓜便大快朵颐起来。另一边,橱窗内的掌勺人也不闲着,正将各种筋、肉、油花悉数倒入熬制好的酱汁桶中,惹得我们在一旁咂巴咂巴嘴。
◐糟粕醋
▲ 三爷糟粕醋
📍 海口美兰区新华南路59号
🕙 11:00-次日2:00
一把海菜、几块牛/猪杂、适量海鲜、少量海南粉,再添以酸辣醋汁作汤头,困倦的味蕾就这样被一碗“底蕴”丰富的糟粕醋汤唤醒。
鲜酸落肚,人也神清气爽了起来。一路上美味不断,但糟粕醋,仍是我们心心念念的滋味。
◐斋菜煲
▲ 林记斋菜煲
📍 海口海甸岛人民大道2号
🕙 16:30-22:00
不同于“斋菜”为主料的传统,改良版的斋菜煲多为“荤素搭配”。
钻进任意一家于街头铺开桌椅的店面,点上粉肠、小牛肉、鸭肠、生蚝、海菜……安心落座,只需等待食材于热汤中沸腾出鲜香。
饕餮之余,熨帖胃袋的蜜糊甜汤
从街坊食铺里饱腹而出,自觉搜寻着糖水铺。糖水之于海南人,其地位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种在地美食。只要在犄角旮旯里摆上几张简易的桌椅,几平方米的空间便能“生长”出一间糖水铺,“坐镇”其中的,定是一位“掌管”了海南人一年四季的“生命之源”的阿婆。
闷热潮湿的气候与丰富的糖类资源,令海南人花心思捣鼓糖水,不惜找来五花八门的食材,尝试与单一的甜碰撞出新味道:入得厅堂的“清补凉”、市井气息颇浓的鸡屎藤、甜/咸薯奶、糖水面、老盐水、凉茶……对于海南人来说,蜜糊甜汤们是“晚餐前必须得喝一口的下午茶”,更是生活。
◐鸡屎藤、糖水面
▲ 西天庙糖水
📍 海口美兰区义兴街西天庙内
🕙 下午1点至卖完
在骑楼西天庙内的糖水摊头,我们捧起了此行第一碗蜜糊。“下午1点准时出摊”“来晚了就没啦”“1960年起就在这了”, 面对络绎不绝前来“讨水”的食客,和我们闲聊的半会工夫,“坐镇”的阿婆便已一碗接一碗地从几口大盆或是陶瓷缸里捞起各色糖水,手法伶俐。
鸡屎藤作为直接“冠名”鸡屎藤植物的糖水,因原料出自带有“鸡屎香”的鸡屎藤,早在品尝前便已有耳闻。体验下来,糖水并无异味,用红糖熬煮的蜜糊色泽鲜亮、稠而不腻,甜度也刚刚好。被鸡屎藤汁浸润的条状粗面也有恰到好处的软糯与劲道。
糖水面制作工艺看似简单,但蕴藏着只有摊主阿姨通晓的玄机。做好的粗面放入红糖水中烹煮,再放入适当淀粉与糖水调和煮至糖水黏稠、冒泡沸腾。据说,糖水面加蛋、配油条,已成为多年糖水面老客的标配。◐甜薯奶
▲ 玉梅小吃
📍 海口美兰区义兴街75号(西天庙旁)
🕙 下午12点至卖完
甜薯奶分甜、咸两种口味。甜薯糊与米糊充分搅拌,煮熟以后添入调料,爱吃甜味的加红糖和生姜片;爱咸口则可撒上一些炒熟磨碎的芝麻,滴上香油,加一大匙海鲜虾酱和辣椒油,也是不错之选。
落座之余,还可添上一碗酸甜的猪杂、螺肉汤配着吃。
◐清补凉
▲ 椰语堂
📍 海口美兰区中山路骑楼老街50-2号
🕙 10:00-23:00
有“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之说的清补凉,味如其名,是海南人消暑祛湿的一味甜汤。
因食材种类的多样性与后世持续的改良,清补凉也开始加入椰肉、西瓜粒、菠萝粒、鹌鹑蛋、凉粉、“冬瓜薏”等多种配料,而为了令其口感更加丰富,如今也有椰汁、糖水和清水等汤底可选。
◐老盐柠檬水
▲ 盐值
📍 海口美兰区振龙坊街新民西路
🕙 12:00-24:00
作为海南的特有盐种,“老盐”指的是贮存30年以上的海盐。长年的风化挥发令其保有纯度。黄皮柠檬的加入,让咸、酸得以中和。
火龙果、芒果等热带水果的加入,更是美化了这份清爽。
◐凉茶
▲ 邓记凉茶铺
📍 海口美兰区博爱北路与新民西路交叉口北50米
疏肝茶、感冒茶、花草凉茶……种类繁多的凉茶是藏于街角巷弄狭长空间的“镇店之宝”。逛累了或是吃饱喝足了,来杯凉茶,清热解渴,疏清一日的疲乏。
◐ 文:编辑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有删改;部分源自资料
◐ 图:卡兹、庄方;部分源自网络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城市指南,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曼谷餐厅/咖啡店:网红的脸,佛系的心
自带“土豪”光环的沿海小城,来了就是美食家!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