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生活指南 | 余杭:融古汇今,自在生长

在我们“溜达”过的12座小城里,余杭很特别。古迹的光辉并未让这一“文明圣地”囿于文明的厚重感,与此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在以一种融古汇今的方式书写着新的格局,无论艺术、设计还是教育。他们试着从传统的脉络中,找到这座“小城”包容活力与古朴的可能。

昨日回响,今日之声


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余杭是一个传统、古朴、历史感厚重的地方。绵延余杭区良渚、瓶窑、安溪三镇的良渚古城遗址,让这一杭州市当下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区,笼罩在“中华文明曙光”的福泽之中。而当你真正到达后,用不了半天就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现代气息与层次感。


距离良渚遗址保护区2公里的良渚文化村,即是有别于传统科普与文化体验的现代社区。除了日本知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沿着美丽洲路行至村深处,由良渚博物院、美丽洲教堂等空间塑造出的美学氛围,一定程度上帮助来访之人沉浸其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图_良渚博物院官网)

📍 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路1号


不过,“良渚”的光芒没有让余杭囿于厚重,也没有使其执着于老街与古镇的焕新。越来越多“新余杭人”并不将当地的文化及传统视为高屋建瓴,而是在咂摸其历史背景的过程中加以提炼,从而更融于日常。这些穿梭在老街古镇中的年轻人,就像从小受到这块底蕴的影响那样,忙碌地奔走在余杭的乡舍、水田间。他们希望赶在历史的喧嚣消失前,正试着以融古汇今的方式向昨日讨学,梳理出一个地方得以“自在生长”的脉络


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这些人。他们正将余杭独有的形象与内涵打磨成型,或以此地为原点,学习着让更多人获得惬意的能力。


良渚博物院

(图_良渚博物院官网)

📍 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路1号




瓶窑老街上的寻艺者


穿过一段青石板路,雨天稍显安静的瓶窑老街上,远远便能望见标有“自然造物”四个字的白色建筑。进入栋宇,“践行的力量”飞扬的笔划所构成的靛蓝染布巨幕之下,陈列着天南地北的老物件。

张书雁的办公空间位于一旁半山腰上的两层楼房中,进门便看到垒起的一摞柴,从屋子中央的火塘腾起热苗,架起的黑色陶炉冒着气,据说是“从浙江江山和睦村淘来的”。他与前来议事的朋友正在闲谈,一边向前来拜访的我们递上刚烧好的热茶。


张书雁自然造物&自然公社创始人

这是他的“会客厅”。楼下的展陈空间,则作为“自然造物”的民艺研究中心,记录着“自然造物”主理人张书雁和他的团队于七年间“跨越30多万公里、寻访200多个乡村、拜访600多位民间手艺人、拍摄200多部纪录片,考察笔记200万余字”的故事。


在张书雁眼中,乡村是“自然造物”的故事开始的地方。他和他的十几人小团队在全国各地的乡村走访,收集、记录散落在民间的日常手艺,以期通过行走,将中国民间艺术再现、再造、再生于当下的生活。


▲ 屋顶的装饰来自温州地区晒鱼干的竹编网,老长凳、陈列台、悬挂在墙头的斧头扫帚均从附近的村落淘来。图_ichika、自然造物


很多手艺大师后继无人,便意味着一项传统技艺可能遭遇的失传。而多年的走访经验也让张书雁了解到,传统手艺光保护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与现代人的生活重新发生联结


“人人都在说,我们的手艺在失传,失传不是因为手艺不好,过去的剪刀锄头做得挺好,还有农村家家户户都用的米缸、酒缸、床、桌椅……都挺好,因为都是那个年代日常用的工具。”


▲ “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部分展陈。图_ichika


从去年开始,张书雁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空间,用以承载七年来的收获与反思。作为“良渚文化”的核心区,瓶窑老街文化底蕴深厚,而一所在此地生长近百年的建筑——瓶窑小学,也许会是民艺、民俗、传统文化归来的好去处。


“这里汇聚各类文化,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也许在未来,这个空间还会承载家宴、访学、民艺工坊等更多的功能。就像张书雁所说的,在这里,“一切都有其自然生长的方式。” 


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乡村城市会客厅) 📍 杭州余杭区瓶窑老街小学弄


艺术入乡野


瓶窑镇向西20余公里,便是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虽不及“良渚文化”的光芒令人印象深刻,却是听不少人说起这里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这里三面环山,其间的龙坞水库区是杭州地区可饮用水源之一,也是青山村的主要水源地。从2014年起,便有如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机构的入驻,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形式保护龙坞水源地的水质。


十二年前,品物流形工作室的三位设计师——张雷、Jovana Zhang与Christoph John发起“From Yuhang“计划,从梳理余杭当地传统手工艺的脉络开始,发展至今已初步考察了全国32个省区的手工艺。


Christoph John、Jovana Zhang、张雷(从左至右)

(张雷:品物流形设计工作室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设计总监。

近年来致力于考察中国传统手工艺并融入当代设计。)


当时,他们将这些探索落于作品,诞生了结合竹纸与传统的植物染色技术的“飘”纸椅。2016年,张雷受大自然保护协会的邀请,前来青山村教村民手工技艺。三年的在地实践,最终以“融设计”图书馆的形式落地。


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座传统材料图书馆”中,收藏了上千种由张雷与同伴们从各地寻访回来的传统手工艺材料、书籍与成品,他们希望以青山村为原点,延续中国手工艺传统。


▲(上)“飘”纸椅;(下)“融”作为一个以五年为周期的设计展,结束了第一个五年以竹、丝、土、铜、纸五种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为主题的研究创作,第二个五年,团队以榫卯、染色、编织、铸造、扎结五种中国人对待自然材料的方法,来探讨如何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设计语言之中。图为今年5月“融·设计图书馆”发布的第八年研究主题——“编织”。


原本在外务工的青山村村民夏丽萍,曾在设计师Christoph的指导下,将几根细金属条编织成艺术灯笼,并参与了当时同期筹备的艺术装置“水的一生”。如今,作为融设计图书馆“青山手工艺人”团队的负责,她也会不定期参与到设计师所需材料的生产与制作过程中

受设计师Christoph的影响,这些年,夏丽萍感觉不仅是技艺,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方式也随之变化,少了刻板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倾听与鼓励。她告诉我们,在“融”的这些年收获的不仅仅是门手艺,更为深远的滋养发生在她做出人生的选择,或是教育下一代的时候。


▲ 设计师christoph教村民手艺。


谈及青山村的未来,夏丽萍不希望这里变得太商业化,“山村应该保持它原有的面貌。”

“能通过文艺的力量复兴乡村,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张雷说,如今已成为“村艺术总监”的他,时常需要同“外部世界”打交道,他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青山村那种原生的、真实的、朴实的美,而这也是多年“驻扎”在青山村的设计师们的心声。


融设计图书馆📍杭州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



逐“水”而建的自然空间


2016年,因为大自然保护协会围绕龙坞水库展开的水源地保护项目,中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朱虹昱第一次来到青山村。

当时,在村里指导村民传统手工艺的张雷一行带来了名为“水的一生”的艺术装置。身为志愿者,朱虹昱想基于此做些与自然教育有关的尝试,却不曾想过今后的生活轨迹会与此地密不可分。


朱虹昱

中科院动物学博士,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师,

参与2016年以来TNC大自然保护协会

在浙江杭州龙坞小水源地保护项目的自然教育课程。


青山村的注册人口才2000多,常住人口不到700人。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毛竹、水稻和苗木种植。随着近年来品牌、公益组织等机构对水源地的治理、公众自然教育体验活动和课程的开放,以及以设计师为首的“艺术力量”于本地的“发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注与参与,环保理念的提升与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些举措,不仅让隐于山林的青山村成为余杭的“未来乡村实验试验区”,也让青山自然学校得以落地生根。


青山自然学校📍杭州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


这所由大自然保护协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万向信托共同打造的自然学校,主要为周边城市学校、企业提供大自然科普和环保主题教育的课程及活动,提供来访青山村的人们认知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设计、教育之余,包括朱虹昱在内的“新村民”们,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帮助村民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此,他们加入当地的“未来乡村联合工作坊”,还成立了与村民对话、与村委会协商的“青山同心荟”,与村民们一起为青山村建言献策。


▲ 这些年,朱虹昱忙碌于自然学校的课程设计、对接各领域专家、组织户外研学等活动。


日常之余,朱虹昱也会参加青山村“同心荟”举办的各种活动和讨论,就像其他村内的年轻人一样。“既可以让村民通过我们在做的事情获益,同时也能获得教育和提升,我们想改变的是村子对外沟通的渠道,能够让更多人见到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从而用更新鲜的眼光看待村子,不但保留村子的传统和生活习惯,也变得对外界以及未来更加包容,有一个‘未来乡村’真正的样子。”


来往的反馈与基于此展开的行动,也在维系着村落的文化传统与自然生境。而人们与土地的互动,终究也会反哺自身。


青山村📍杭州余杭区黄湖镇◐ 内容编辑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图_ichika、受访者提供,部分图源自网络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溜达指南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来潮州,看“食物链顶端之城”如何出圈

走在沙溪的古街上,遇见20年前的大理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乐活专栏 | 陶立夏:冰岛的三个发现
下一篇
乐活专栏 | 素黑:清理家中乱物的疗愈式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