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秋日景初微,袅袅凉风起

8月23日/9月6日今天05:34:48,处暑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

“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出暑)到来。“处”是终止的意思,这说明夏天的炎热不再,三伏天要结束了。

 

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秋凉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


01处暑三候天地清肃、禾黍实秋上个节气立秋虽然离开了夏季,但天气还不会真正转为秋凉,而是“虽非盛夏还伏虎”,“秋老虎”依然使人感觉炎热难耐。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处暑节气里,酷暑才会悄悄地离开、远去,此时西北方向吹来的秋风,会逐渐给人凉爽的舒适之感。

8.23-8.27 鹰乃祭鸟 

老鹰开始大量捕杀鸟类


8.28-9.1 天地始肃 

天地万物开始调零


9.2-9.6 禾乃登 

农作物已成熟

02处暑习俗祭祖迎秋 应时祈福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


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祭祖迎秋


处暑前后,有很多祭祀先祖、迎接秋日的民俗活动,俗称“中元节”。每逢农历七月十五这天祭祀先祖,并以供奉祭品、烧纸烛、放河灯等仪式,普度诸多孤魂野鬼。上下街巷还会上演地方戏曲、祭拜祈福等,处处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中元节原是道教的说法,起源于北魏。传说,民间先祖也会在中元节这天返家探望子孙,因此需要祭奠,目的是为了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如今看来,这个节日充满了宗教迷信色彩,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还是不能忘。



 放荷花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于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有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此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也发育成熟,人们为庆祝大自然赐予的丰收,每年处暑,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庆祝仪式,欢送渔民安全开船出海。





03处暑养生护肤护脐保暖,谨防“秋乏”“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秋季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而当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此时就要从起居作息、饮食等方面加以调整。 多睡1小时增加一小时睡眠,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精力充沛,同时也能减少“秋困”,化解困顿情绪。 预防秋燥“秋燥症”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干涩、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等,除了通过喝水来补充水分之外,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湿度也是润燥的重要环节。 可以适当养些植物,室内适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的花草,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和绿萝等;客厅也可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和普通芦荟,这些植物不仅能对付从室外带回来的细菌和小虫子等,甚至可以吸纳连吸尘器都难以吸到的灰尘。 保湿养肤


秋天气候干燥,肌肤很容易动不动就干燥发痒,这时候洗脸要特别小心。如果是干燥脱皮的肌肤,最好避免清洁力过强的洗脸产品,挑选相对温和的洗面奶。洗脸时对出油多的T字区可以加强按摩,而偏干的两颊只需带过即可。


这时候拍化妆水或者敷面膜能够快速的补充水分,使肌肤变得水润柔滑。不过补水不可过于频繁,否则可能引发过敏、皮炎等问题。而且补水之后一定要做好保湿,否则水分会很快蒸发,并吸干肌肤里的水分。





04处暑饮食清热安神 温润入食


人体经过了夏季的炎热侵袭,热气淤积在体内,脾胃尚处于脆弱的阶段。加上处暑时节气温由热转凉,雨量会逐渐减少,燥气肆起


人们会感觉皮肤、口鼻等干燥刺痛,“秋燥”终于要开始了。因此,在饮食上要注重润肺健脾,吃些清热、润燥的食物。




 吃鸭子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因鸭子味甘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补虚生津的作用。


处暑时节一直有吃鸭子的习俗, 而且各地有五花八门的吃法:白切鸭、烤鸭、荷叶鸭、仔姜鸭等。




 多吃酸果夏秋交叠,可以多吃酸的水果,比如山楂、青苹果、葡萄等,少吃甜味的西瓜等。葡萄不但酸,还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时多吃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红色葡萄可软化血管、活血化瘀;白葡萄润肺;绿葡萄清热解毒;紫葡萄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阴养肾。 

黄鱼、海带、海蜇、豆类

梨、苹果、玉米、鸭子

此时还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它们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 图片:unsplash、pinterest等平台◐ 内容:部分资料源自《LOHAS乐活》过刊及网络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乐活节气,点击下方图片阅读立秋:禾黍盈满,静心入秋夏至:塘头荷花开,蝉鸣绿荫重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观展季,在这些展览看尽云端、泥土、光、树木……
下一篇
“深耕”乡村的这些年,他们发掘着土地于种植之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