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以为家,野生动物能和我们在城市共处吗?|生命守护者


对漂泊者而言,何以为家许是流浪的长期命题,而对无数生灵来说,地球本就是家。有归属感的栖息地不一定都在远方,它们也能与城市公民为邻,互相认识,彼此尊重。“貉以为家”,也是一个关于探索与这种小动物共生的课题。


▲ 貉在夜间外出觅食。图:王放



城市“土著”的回归


“一丘之貉”应该是很多中国人听说这种动物的第一个词,尽管如今常被用来比喻一群负面的人物形象,其本意却只是“同一山丘上的貉”。也由此见得,貉在近2000年前(东汉时期)就已经让人觉察到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与群居属性。


时过境迁,当我们在城市中相遇时该如何安然共处,我们在不久前分别邀请了复旦大学王放团队的成员翁悦、赵倩倩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下简称“山水”)负责该项目的李雨晗聊聊各自和同伴们为貉奔走、探索的初衷与归宿。


翁悦是复旦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在貉之前,她的研究对象是秦岭的大熊猫、六盘山的豹子等荒野中的动物。“罗德学者”李雨晗去牛津大学攻读动物保护前则在“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工作站驻扎过一年多。与野外的生灵们“打过多次交道”的她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常人看来有些遥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城市同样具有意义。


▲ 跟随妈妈学习在城市觅食的小貉。图:王放


“即使在不同的环境,本质上是相通的,有生物的地方、有生物面临困难的时候,就有保护的需求,只是情况有别。比如森林里的动物面临的威胁可能是某片林子要被伐了,即将失去家园;而城市里的动物像貉在过马路时有遭遇车祸的危险。” 李雨晗对我们说。


为什么是貉?答案不仅关乎科研,也关乎大家的日常。“最初是王放老师发现小区里有貉,对于这种野生物种的出现,感到意外的同时也认为它们可能会在城市里慢慢壮大。”追根溯源,貉是上海的本土物种,可以说是真正的“土著”。


因为城市的快速扩张,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没有见过貉,随着现在生态环境逐渐变好,这群朋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翁悦和同门师妹赵倩倩向我们解释道,“但在上海的城市背景下,大家对它的了解和研究都很少,我们团队就联合‘山水’等伙伴开启了这项工作。”


▲ 冬天上海小区中胖胖的野生貉。图:王放


“我在来上海之前没有见过貉,大家可能都习惯性地觉得它坏坏的,有一定危险性。我们前期查资料得知貉是有着明显昼夜节律的夜行动物,但在实际调查时发现它们在适应城市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改变,比如会接受人类投喂的猫粮、会去翻我们的湿垃圾、大白天也会在小区里睡觉,完全颠覆了我对这种动物之前的认知。”赵倩倩坦言自己对貉的印象发生了改观,“它们没有很强的攻击性,而且有点怕人类。至少在夜间调查时,暂未发现貉会主动攻击我们,反而目睹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吵架’、打架,貉和貉之间的对话场景很有趣。不仅如此,貉也是非常聪明的物种,警觉性高,也很机敏。为了给它们戴GPS项圈,我们曾经斗智斗勇了很久,好多个晚上都无功而返。”


“在逐渐了解这种动物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城市里的貉就像几千万上海的定居者一样,也在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翁悦补充说。


▲ 城市中的貉经常会寄居在一些假山、墙基的洞里。插画:兔子的漫画小窝


公民科学家助力下的“貉貉情报”


随着“貉以为家”项目的进一步展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加入了他们寻找、调查貉分布的队伍。这群志愿者就是逐渐壮大的公民科学家们。对此,李雨晗分享道:“‘山水’在青海、四川等地做的项目,大多是以社区保护的形式,发动当地人一起推动生态保护,我们来提供相关科学知识、技术的培训,整个过程一起完成。


公民科学和社区保护有点像,其实就是号召公民的力量一起来做调查、保护,可以很好地弥补科学家和专业保护工作者在人力和地域范围上的覆盖差异。所以当我们到了城市,公民科学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探索的方向。”


我们交流时,他们对上海的貉的分布已经完成了一轮摸底调查。借助公民科学家的力量,通过填写线上问卷、踩点、访谈、安放红外相机等方式,由此得到数据而制成的第一张上海貉分布地图在2021年5月前后已经发布了。


▲ 上海貉分布地图。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调查发现貉在城市中的生活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这相对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貉的存在也给部分居民带来了一些困扰。”李雨晗说,这一阶段的调查并没有结束,未来也会继续监测、更新貉的分布地图,每年都做一轮“貉貉情报”来探知它们的变化。


与此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人与貉之间相处的喜怒哀乐,他们在2021年9月又做了一轮社区访谈,目前正在分析得到的近400份结果,想看看生活在小区里的貉会和大家发生什么故事,也由此探究如何促进人们在小区里与貉共生。


除了貉的栖息地和它们在上海迁移扩散的廊道分析,大家也会关心貉平时吃什么,于是开始研究它们的食谱,做食性分析,说白了其实就是捡屎——在有貉的小区里找它们的厕所。


▲ 小貉在玩耍中练习搏斗。图:王放


通过分析不同小区的貉都吃了什么,和相对自然的环境下的物种作对比,看它们吃的东西有什么区别。“比如对比小区里的貉便便和上海辰山植物园的貉便便,能明显看出植物园里的貉吃了很多野生的果子,而小区里的貉,我们反而在它们的粪便里发现了细小的钢丝、塑料等人类的生活垃圾。”相关的研究分析也还在进行中。

 

近两年来,陪伴科研人员、保护工作者一起关注貉的志愿者累计达到数百人次。几位在分享时无不强调这个群体在项目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提供貉的线索、安放红外相机,还是找貉厕所,他们都帮了不少忙,而且人群的覆盖面很广,也包括对小动物特别好奇、特别热情的小朋友。


“年轻的群体往往愿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了解貉。”李雨晗说,“因为每次活动前都会给大家进行科学的培训,我们也愿意做这样的能力建设,所以对志愿者的专业背景等方面并没有太多限制。招募公民科学家时最看重的是你是否对动物感兴趣,是否愿意付出时间来参与。”


▲ 公民科学家关于安装红外相机的培训。图:武亦乾


做有距离的邻居


除了平日里的科研调查,他们也会通过线上线下不同的方式来让更多人认识貉、了解貉,也希望以貉为缩影的城市“野生居民”能被更多人所认知。翁悦曾和同伴们出现在今年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科学集市上进行科普分享,他们也欢迎更多人报名成为新晋公民科学家。


“这么多年来,我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还是愿意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人们最重要的改变是要相信城市有成为野生动物家园的潜力,下一步看如何一起在城市环境中更融洽、更好地生活下去。”


▲ 在城市中与貉和谐相处。插画:兔子的漫画小窝

尽管貉很可爱,但雨晗也坦言,“我们既担心居民们怕貉、不喜欢貉,又怕他们“溺爱”貉,反而会害了它们。”比如当一个小区原本的自然食物可以养活五只貉,如果人们长期投喂猫粮,可能会让小区拥有50只貉。吃猫粮对每只貉身体状况的影响依旧未知,但5只貉和50只貉给小区居民带来的感受、可能引起冲突的潜力是不一样的,也会干扰物种的自然繁衍、生息。


他们之所以先后走入上海100多个有貉出没的小区,就是为了调查、了解这种“野生朋友”,今年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科普和讨论活动,让大家深入认识这群邻居,彼此可以和谐共处。


▲ 生活在上海小区里的貉家庭。图:王放




◐ 内容编辑自《LOHAS乐活》杂志,图片_受访者提供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绿色新世代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来自绿色新世代的力量|11&12月刊预告


救助流浪猫志愿者图鉴|生命守护者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雨水|春雨润物细无声
下一篇
为了让3亿村民喝上放心水,她在中国乡村建立“水安全”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