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发现另一种社区 | 8月新刊预告


『发现大理』别册

8012年了还去大理,图啥?

______


继七月刊“发现”了正在举办“大地艺术祭”的新潟,本月新刊我们带你来到夏日温度25℃的大理

 

对于一个地区的“发现”,有时是时间上的溯源,有时是在多元地域间的探寻,而在横断山脉以南的大理,还多了一重海拔高度上的分化成层。



就像自然界的垂直空间中总是分布着不同的生物那样,在大理不同海拔区域的“微气候”下也反映着不同的人群特征。

 


山与林

跟着菲朵,发现山林草木的内心戏


 ▲

自由摄影师菲朵,

擅于在山林间发现草木内心戏。

这位曾经的媒体人,

如今已在大理生活了十年。



她带着我们从苍山桃溪谷上山,途径为所有不赶时间的人准备的“莫催茶室”。



又沿着感通索道上山,她建议在寂照庵与师父聊天、好好吃饭,并住一晚,在山林本有的节奏里发现“网红景点”的另一面。



而在大理州“洱海源头”的凤羽,是菲朵过去在《新周刊》的主编、资深媒体人封新城建造“退步堂”的地方。


“为什么要退步?退回乡村,就是我不想挤了,不想失去本来就衰减的感知力。无论什么年代,乡村都能让我们找回人与自然、人与人本来的关系。”他说。



城与田

跟着琦琦,发现一个社区


 

在大理城中,想找什么人,去问琦琦就对了。每个“大理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网络,有些联系着外部世界,有些牵连着过去,而琦琦则关联着这片坝子上的形形色色的人。


 ▲

在大理兜兜转转十几年,

琦琦几乎没有替别人打过工。

而不久前她加入了“四季街市”团队,

从而稳定并忙碌了起来。



她说:“如果不是这份新工作,我大概不会知道,大理多了那么多有趣的人。”


 

十多年来,人们都说大理变了,但琦琦说,这里的阳光依旧灿烂,月光照样温柔。有趣的人们,也不曾离开。

 


湖与海

带路人火刚的大理江湖



常居海边的火刚曾在双廊开酒吧,又在可望见洱海的山坡上开了更大的客栈。后来因保护洱海,沿海的客栈关停,火刚便与这个曾经寂静的小渔村一样,陷入了寂然的尴尬。



尽管冷清的渔村并不能回到过去的淳朴,但在火刚的引领下,双廊仍有可去之处。


“退隐江湖”的白族艺术家的宅院和作品,仍然是整个大理无法超越的建筑标杆;在已经成为景点的南诏风情岛上走一圈,会发现仍然值得探寻的遗迹和生态。



而大理的湖海边,也是在感受自然之余,以观鸟来结识同类、实践生物动力农法、探访在地手艺店铺与工作室的去处。



如今,我们再去大理,恰非梦中不知是客的抱团取暖,而是探访一种深入并尊重当地人文、连接自然和土地的“负责任的移居”


更多山林湖海城田之间的故事,等你一同在别册中发现。




『封面明星』

余男:无意之往

______



要不是看了采访,一定想不到这个平面拍摄时眼睛里都“带戏”的女演员是个习惯于不给自己找坎坷的人。


“为什么要选不适合的?就像恋爱,干吗我非要选不适合的人,然后再去克服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去电影节做评委看片于余男而言,是另外一种不容亵渎和轻心的职责,与那些当今世界影坛最有才华、最炙手可热的电影导演、演员们在一起,余男也是舒服而自洽的。


 

外部世界已经换过几轮游戏法则了,余男还是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往前走着。她认为未来就是现在,她甚至觉得“理想”是一种障碍,理想太多,会不快乐。

 

不被禁锢,也不妨没有“目的”。这是余男告诉我们的事。




『风格』

夏日留白

______



白色是反光波长范围最大的颜色,它明亮、安静又包容,最宜夏天。


白衣少年时,也许每个人都曾记得。服装/美容编辑Cherry说,“白Tee、白衬衫和白球鞋就像是停留在青春里的单纯”。



 

就让这个无负担的纯色,让无边的清凉和惬意为你的夏天留个白。




『手作生活』

花花草草入画来

______


那些曾扎根于土地,又脱离了枝桠的那些花草,都去哪儿了呀?



在大椰子看来,制作植物标本正是要“锁住与大地相连的力量”


她说,“我做标本画并不是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但科学地呈现出完整、真实的生命之美,使我与自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情。”

 


两三年前,家居编辑徐莹初识大椰子,那时的她正在打理“暖澡堂自然研究所”,日日钻研花草,四处探访与植物相关的有缘人。


如今大椰子将工作室搬到松江,在她制作的一方方标本画中,再现生命之美。




『乐活厨房』

制作低糖果酱

______

 


Lizzy是我们认识的一位健康咨询师、瑜伽和冥想老师。亲手制作健康食物,也是她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纯天然的食物,是对身体最好的滋养


 

而在水果最丰富的夏天,用天然蔬果来制作果酱,是封存时令滋味、延长鲜果保存期的方式,也是最大程度地应用当季果蔬,使之“不剩余”的两全之举。




『自然教育』

暑期,去营地吧!

______



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营地参加“童军”?短暂的暑期中,如何才能选对自然教育呢?而在自然之中,孩子又能学到什么呢?


曾在挪威营地旅行中摔了一跤的胡崑,当时被他朋友的两个8岁的孩子救助,这令他意识到大部分看起来弱小、附庸于成人的中国孩子,或许更需要学习相应的技能。


 

他回国后便与朋友成立了夏山营地教育,除了自然生存、自我保护、童军工程、城市生存等系统课程,还让孩子们在旅行中学习东西方礼仪、认识更多的自然植物。


 

在荒野,你认识的能吃的植物越多,就有越大的生存可能性。正如上个世纪的童年,孩子们可以在小溪边钓小河虾,可以准确地在田野里认出能吃的植物。如今的营地教育,正是要让人从小获得这种能力。


正如教育的本质在于: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有时候,阅读也是。



更多内容,去翻书吧~



喜欢就订阅吧,本月订阅

另赠行旅必备的天然香氛漱口水

(价值178元)

……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听说,现在流行去日本乡下看展?“大地艺术祭”全解读
下一篇
全球最棒的卡通主题酒店,每一个都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