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里的校园是什么样子? 千篇一律的绿漆白墙,还是方方正正的教学大楼?而新时代的校园,逐渐趋向于人性化和科技化的空间设计,同样的钢筋水泥,却彰显着教育对于美的空间的追求。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Quality酷乐志
(id:cravelife2016)
也许大多数人都不会特别去记得学校的空间样貌,无论它以如何的方式被构建,都承载着每个人不可重来的回忆。但作为所有故事的发生背景,学校的设计又是无所不在的。在今天 ,对人性化关注的提升和数码科技元素渗透在每一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在公共建筑的特性之下,校园构建方式自然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而“建筑的主角终究还是人”,对于审美志趣、性格行为都还在养成当中的学子更是如此,对于学习空间的美学理想,不同的设计者则通过沉默的钢筋混凝土表达了各自的主张。
?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keyword:都市田园
建筑师李虎设计完成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是一首田园牧歌,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成为最主要的诉求。
这个占地4.5公顷的新建公立中学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外的一个新城中心,但建筑师李虎仍旧希望它是一个充满自然元素的开放空间。
校园整体规划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一些对面积有较大要求的公共功能空间,如食堂、礼堂、体育馆和游泳池被置于下部,但根据不同的高度变化从而隆起不同形态的 “山丘”,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上部建筑的背景之中,以景观园林的形式成为起伏开放的“地面”。
上部建筑则是根茎状的板楼,包含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和行政楼层等常规功能空间。他们被以扩展、弯曲和分支的方式联结,而主要交通流线被拓展为创建社交空间的室内场所,像一条河流贯穿始终,还会经过许多用来进行群组活动的、自由形态的“岛屿”。
教学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农场,为36个班的学生提供36块实验田,不仅让师生有机会学习耕种,还对这片土地曾作为农田的过去留存敬意。
多中心的空间设定,让使用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进入,而空间的自由与通透也鼓励着进入者的自我探索,与使用过程中的再创造。
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光线,并减少冬天及夏天的冷热负荷,被动式节能策略几乎运用在设计的方方面面中,大到建筑的布局和几何形态,小到窗户的细部设计。
?♀️
杭州天台二小
keyword:天台跑道
更多时候,在拥挤的城市里,人们并没有太多空间可以施展,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公共活动的空间则成为城市校园面临的问题,杭州建筑师阮昊的“天台跑道”小学已经亮相,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被居民楼和老城区建筑包围的杭州天台赤城二小面积非常有限,按照原有的规划,几乎无法拥有一条完整的跑道,但“如果失去了尽情奔跑的权利,童年会少掉很多乐趣”,阮昊为此提出了将200米环形跑道置于多层建筑屋顶想法。
这一方案在校方的支持下得以实现,1.8米高的强化玻璃防护墙,中间层为50厘米的绿化隔离带,第三道防护是1.2米高的不锈钢防护栏,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开阔且安全的跑道不仅让学生们重获奔跑的快乐,为学校在地面上赢得了额外的30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
同时,椭圆型的教学楼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内向性的安全感。对跑道放置在屋顶的处理令建筑层数能按照要求控制在四层,跟周边建筑关系更为和谐。
⛲️
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
keyword:花园学校/塔型建筑/社交性
同样受困于空间面积的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则通过围合的构造、花园的置入和圆形叠加的方式将设计指向“社交性。”
互联网的出现和低成本的电脑使得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大学建筑不再是学生可以获取教育资源的唯一地点,而充满无尽走廊的乏味空间、缺少自然光以及其他人存在痕迹的建筑则更显暗淡。
为此,英国建筑师 Thomas Heatherwick 学习中心富有渗透性的形态使得学生可以从360度的任意方向进入一片连接所有独立塔楼的中心区域。每一栋塔楼都由一堆逐渐构筑起来的教室堆积而成,个别楼层也被用作花园。
学习中心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形式;56间辅导室置于一个没有其他大学建筑中常见的、往往造成分离与隔离的走廊的结构之中。
学习中心的另一灵感则来源于设计团队希望可以打破传统的正方形一面朝前、有着明显的前后与秩序的教室,由此得来的没有角落的圆润空间可以使得老师与学生在一个更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们围绕一张共同的桌子一起探讨,老师则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充当辅助者和伙伴,而不是奉行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的“大师”。每一间辅导室都面对着位于中央宽阔的一片共享区域,使得学生可以一直感受到自己与发生在同一栋建筑里的其他活动的联系。
?
日本四叶草幼儿园
keyword:家庭氛围,纯白空间
对于更小的孩子来说,幼儿园作为他们步入社会和集体生活的第一个触点,相比其他元素,对家庭氛围的延伸则成为设计时的核心要素。这也是建筑师马岩松在构思日本首个项目 —— 四叶草之家幼儿园时的思考。
“要为这座幼儿园创造家庭氛围,让原有的建筑木结构,成为新空间记忆和灵魂的一部分。” 在接到这个家庭式幼儿园的改造需求后,工作室出于以上思考,最终选择保留了老屋主体木结构,在外部加建了白色的帐篷外壳,不仅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创新地充满未来感,让孩子在这座白色幼儿园里,拥抱过去、现在、未来,在这里学习,成长。
从设计构想开始,就充分诠释了空间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一是主人对老屋过往的家庭式情感,二是孩子有机会触碰到他们所处社区,房屋的陈旧历史,从前回忆,完美地融合了新与旧,历史与未来。
而外观充满抽象未来感的“白色城堡”,与周边的传统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也与乡间田野、阡陌交通,人来人往相得映彰。从山洞门口进入一个崭新空间,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成长玩耍,然后再从二层坐滑梯回到小庭院,完成一次奇妙的探险旅程。
?
撰稿人:李烨
排版设计:mimimi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更多思考见闻,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听说日本幼儿园“心狠手辣”?!
消费降级?你只是更渴望精简的生活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