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工作日也需要好好休息


在我们的生活中,休息好像一直处于“孜孜不倦”的对面,似乎能激发的创造力和效率的闲暇时光,一直都被忽视了。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重获新生,这个过程并不仅仅是放下工作就好了。每一天,都值得我们更有效地好好休息。

 小自测 

如果你也有以下关于休息的困扰,可能是休息方式需要改变。




充电式的焕新


你会休息吗?这个看似不言而喻的问题背后,其实藏着许多人不曾发现的误区。


德国哲学人类学教授约瑟夫·皮柏曾经说,“闲暇”不是由于“有空”而产生的,是因为“一种无为的态度和内心的宁静”。他在那本书中对“闲暇”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作了简单思考,书名即为《休闲:文化的基础》,由此可见休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塑造。


近些年,人们留给静思和闲暇的空间被有计划的劳动或工作所剥夺,“闲暇”几乎与“有空”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趋于等同。很多人相信某一方面的卓越表现来自于10000个小时的练习,却忽略了这10000个小时的刻意练习背后,还有 12500个小时的刻意休息和30000个小时的睡眠。


休息的意义是给处于“待机状态”的我们“主动充电”,以实现“满血复活”的理想状态。或许英文中的refresh一词,更能形象地表述生命体在能量、体力和精神上焕新的过程。


对于从睡眠、小憩到运动、休假等各种形式的休息方式,我们请教了专注于为此提供咨询的Alex Soojung-Kim Pang博士。与其说要学习如何科学休息,不如说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从而更悠闲、平衡、理智地生活。


▲ Alex Soojung-Kim Pang 博士,SHORTER, REST 等书作者,硅谷咨询公司 Strategy and Rest(策略与休息)创始人


闲暇可能带来灵感迸发


“工作结束就可以休息了”看似是每个职场人的祈愿,但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并未付诸实践:好好休息,才能继续好好工作。


在《科学休息》中,他举了些和我们相距甚远但并不陌生的人物案例,比如创作了19本著作其间每天都少不了散步的达尔文,其作品中就包括至今仍影响我们对自然、人类自身思考的《物种起源》;“二战”期间,德国大规模空袭都无法撼动其午睡习惯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拥有跑步习惯,甚至参加马拉松的作家村上春树......


▲ 

Rest

中文版书名为《科学休息》(中信出版集团)

书中提供了高效休息的路线图,

为激发创造力、提升效率而提出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为什么要找出这么多“遥远”的细节,Alex解释说,为了充分证明不同形式的休息对于创造性与生产力的价值所在。即使大多数人可能不具备能与他们比拟的休息能力,但也能从中尝试、学习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如果你每天能给自己留出充裕的时间去散步、运动或进行其他休闲活动,在那些“无用的”闲暇期间,即使你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其实你的思想也将继续致力于未解决的问题,慢慢促成一个方案。


这是经科学证实的大脑在休息状态下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吻合心理学家所指出的,休息赋予了我们潜意识时间来工作,而且它可能会带来不眠不休无法实现的灵感迸发。




寻求释放的出口



“其实人们明白也接受‘休息和嗜好’很重要,漫长而半分散的时间并没有几个专注而集中的片段更富价值和成效。”也因为这很难让个人付诸实践,Alex开设了针对企业团队的咨询。他在SHORTER一书中倡导的一周四天工作制逐渐开始被接纳尝试,“而且从三年前小范围地在一些企业内低调试行,变成了如今社会探讨的话题。”连他自己都为此感到惊讶。


“如果我们所有人都永远在线,热爱工作且长时间地把自己置于工作状态下”,这种过度的状态并不是值得赞扬的勤恳,而会对自身和周围同事都带来很大不利。因此Alex强调集体行动的重要性,也是为了让更多人都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


但从个人角度来说,面对暂时自己无法控制的工作日安排,有什么能帮我们调节的作息吗?Alex的答案是:保护好自己的夜晚和周末,好好过每一个假期。


在充满压力和长时间工作环境中的人往往会产生“很狂热的嗜好”,打球、拳击、滑雪......包含但不仅限于体育运动,使他们的注意力能从工作中移开,为自己寻求一个释放的出口,也保持好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的界限,对两者都更有益。




休息有方



刷新对休息的认识,让我们的精力得到最及时有效的补充,而不只是留出无所事事的空闲,我们整理了Alex通过近几年探究分享的一些方法,从对休息的定义到恢复精力的模式两个角度,你也可不妨一试。



 重新定义休息

 每天专注工作4小时 

谁都无法长时间不间断地专注、投入工作,可以将紧张、集中的工作与休息时间进行分层。交替进行90~120分钟的认真工作(直到感觉疲惫),再休息20分钟。如果能有4~5个小时的认真工作,就算是高效的一天。

 

 做好晨间规划 

习惯早晨规划好一天要做的事,制定时间表、划分时间段,遵循计划安排有助于效率的提升,也给休息留出了空间,在剩下的时间里可以更轻松自在。

 

 独自散步 

适当时间、距离的散步不仅是日常锻炼身体的方式,还给了自己独处的机会。它是为了放松,同时有助于发散思维,让我们更好地思考。遛狗也是散步时的好伴侣。


 午间打盹半小时 

午睡有助于消除疲惫感,从而提升专注度。科学研究发现,如果逐渐形成经常午睡的习惯,还可以提升记忆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控力。

 

 刻意休息 

在恰当的时间停下手上的工作,去休息一会儿或者在对自己下一步计划清楚的情况下,第二天再开始,你的潜意识会继续帮助思考,工作的效率更高。从长远来说,工作的进度也更稳定(不针对需在短时间完成的紧急事件)。

 

 睡眠重塑大脑 

睡眠是最早的刻意休息方式,它帮我们摆脱了白天忙碌的生活,但在睡眠期间,最忙碌的大脑正在帮我们修复细胞,储存能量,恢复精力,每个人睡眠状态也在很多层面影响了个人的健康、记忆与创造力。

 恢复精力的休息模式

 放松、控制、掌控体验和心理剥离 

社会学家发现,这4个主要因素有助于工作后的恢复。放松并不需要刻意努力实现,控制意味着有能力决定自己如何打发非工作时间来分配精力和注意力;掌控体验往往是有挑战性的沉浸式体验,比如下棋;而“剥离”,是远离工作而专注于其他事情的能力。

 

 运动对大脑能力的提升 

体育运动,甚至包含更高层次热爱自然的户外远足、滑雪等消遣方式,能从科学角度改善人体大脑结构,促进人体健康,同时帮助释放工作中的紧张情绪,而且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实现的方式。



 通过深层游戏激发活力 

业余爱好和运动也能成为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口中的“深层游戏”。在一种不同于工作的新环 境中让人与过往精力建立生动的联系,使思想投入其中,并带来持久的满足感,由此令人在“喘息”后活力充沛。

 

 休该休的假 

主动剥离工作的学术休假不仅有益于日后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的确证实了,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文化,以及异乡生活,对人的创造力激发有积极显著的促进。


◐ 编辑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更多乐活指南,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自然藏有万卷书


还有什么比“刷山”更消夏?|附浙地草木路线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立秋后的8本书:探寻的“果”,你找到了吗?
下一篇
乐活专栏 | 黄玉洁:京都鸡料理事件簿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