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一年又即将进入“秋实”之段。你所困惑的 ,是否快要找到答案?以下8本新旧图书,是关于自我、艺术、编辑力、摄影、故乡、文字、自然、时尚的诘问、反思、探索,是走过长路后结下的“果”。
01
找回自己
“就像那些火药创作,那些精心编排的焰火表演,那些装置作品,我也是爸爸的一件艺术作品,是他日复一日辛苦琢磨的产物,是他的性格的翻版与呼应。”在《可不可以不艺术》一书的序言中,作者蔡文悠这样写道。她是Special Special——位于纽约的设计和艺术商品空间的主理人,也是著名艺术家蔡国强的长女。《可不可以不艺术》就像蔡文悠的成长忆旧集,以坦率且和缓的语调,写自己随着父母的步调辗转于全世界各大美术馆的童年,随父亲堪景、布展并在过程中担当摄影记录者的成长期,以及进入艺术学院后的探索心得。父亲的光环让她拥有普通人难以轻易触及的经历与眼界,也得以多自持一份迷茫之时的悠然,但光环仍旧投下阴影,父亲的影响是强大的,她无法摆脱艺术,而她必须找到自己、建立自己的身份。正如她写道:“与爸妈不同,我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的敏感与不安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庸人自扰……而现在,我正在颠覆这场‘谁是谁的作品’的传代戏码,将爸爸的个性变成我自己的作品……我能给他拍照,把他当成演员,当成我创作的故事中的主角。就像爸爸通过艺术找到了他自己,在爸爸为我塑造的世界里,我也正通过探究我是谁而找到我自己。”
▲
作者:[美]蔡文悠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译者:申舶良出版时间:2015.07
用现实来对照文字,也许更能解读“找到我自己”。在7月上旬甫开馆的浦东美术馆内,已然呈现着展览“蔡国强:远行与归来”和蔡国强特别为中央展厅打造的大型奇观装置《与未知的相遇》。就在装置不远处,则是Special Special的内地首个快闪体验空间《Cyber Garden流量花园》,以八个数码艺术项目为主角,为观展者带来可沉浸的游戏时间。▲ 《Cyber Garden流量花园》现场,“花园”是一个隐喻,“流量花园”将互联网理解为贯穿着多条路径的无垠花园,在Special Special的幻想中,“这是一个栖息在模拟自然中的千禧年式网吧”
近五年来都在纽约经营空间的蔡文悠,这样解释自己面对艺术之时的区别于父亲的非传统路径:受家庭的影响,在还不懂艺术是什么的时候,就沉浸其中。我从小在美术馆长大,觉得那里实在是个孤寂的地方,反而很喜欢美术馆的商店,因为可以触碰里面的东西。所以Special Special要打破传统,呈现可以互动的艺术,呈现艺术和生活的互动,希望能展现艺术家的奇思妙想,那些一般不会在美术馆或画廊被展现的东西。
文悠是需要更宽广的“呼吸”空间,从“无聊”和放松中寻找灵感的。但她似乎也在回归自己的路上,找到了“执着”所在:“我意识到自己的所有兴趣都能被‘艺术家’这个宽广的头衔囊括,纵使整个余生都要用来努力适应这个名词。或许,我宣称自己不是艺术家,体现的是一种更强的艺术立场,我执着地走着一条成为‘非艺术家’的道路。”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处在不同的阴影之下,但重要的是,了解并找到自己。
▲ 《Cyber Garden流量花园》现场,以网吧的形式,带来“游戏时间”。《Cyber Garden流量花园》展出至2021.10.31. 更多信息可查询微信公众号specialspecial
02
编辑的“术”
都筑响一在1976~1986年间,在流行生活文化杂志POPEYE和BRUTUS担任当代艺术、建筑、设计等报道的采访编辑,将两本杂志推向了高峰。1989~1992年间,他编辑了共102本当代艺术全集ArT RANDOM系列,呈现那个时代的当代艺术群像。他也非常擅于捕捉主流之外的怪诞景色和日常而不平常的人间故事: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的狭小公寓、探寻世界各地古怪的珍奇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
在40年的编辑生涯中,这位从未领过固定月薪、认为编辑会议是白费功夫的“圈外编辑”,始终对既有规则抱着怀疑态度,探寻被大众传播忽略的普通事物。
▲
作者:[日]都筑响一
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译者:黄鸿砚出版时间:2021.03
在这本自传式的文集中,都筑响一以直接而辛辣的口吻,列出并讨论了8个问题:做一本书要从何开始?如何养成自己的编辑视点?为何是“ROADSIDE”?没人做过的事,该如何下手?你为谁做书?编辑能做什么?你认为出版的未来会如何?为何开始经营网络自媒体?
读这本书,对编辑来说,是倾听一位老男孩对“好奇心”的坚持,也许能为迷茫在程式化工作中的头脑带来启发;对并不从事这一职业的读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甩掉乏味、贴近独立判断精神的体验呢?
“美术也好,文学也好,音乐也好,在这些领域如果不试着自己开启新的一扇门,把他人的评价放一旁,就无法累积经验。反复经历成功与失败,久而久之,当你看到觉得好的东西,不管其他人看法如何,就能断言它是好东西了。‘逐渐增加段数,开始我行我素’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 珍奇景点,出自《ROADSIDE USA——珍奇世界纪行》美国篇
03
摄影的“道”
这不是一本植物图鉴,而是没有照片的评论集,收录的是对于摄影的思考。已逝摄影家、摄影评论家中平卓马,和他的朋友们所创立的杂志《挑衅》,曾对日本摄影产生重大影响。1973年,他发表《为什么,是植物图鉴》以后,将自己此前所有的摄影作品付之一炬。
▲
作者:[日]中平卓马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译者:林叶出版时间:2021.05新近出版的《为什么,是植物图鉴》是极好收纳的小开本读物,就它的体积来说,完全可以成为填补日常行程间隙的手机替代物。在35篇或长或短的评述中,中平卓马提出了摄影创作者必须面对的困境或问题:如何透过照片逼近真实?照片如果不传达作者的意旨,那么照片是什么?……精炼而准确的表达、起承转合的逻辑、剥洋葱一般的探察也许使这本“小书”没那么好读,但确实是我们所需的精神补给,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影像作品早已具有了更多视角、意涵与功能的时代。
04
语言的踪迹
“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维舟在《中国话》的序言中引用了这句陈寅恪先生的名言。话虽没错,真的在语言学的范畴里做起来,“解释一字”与“作文化史”还是有些许区别。
郑子宁的两本语言学科普作品中,第一本《东言西语》(重版后改名为《南腔北调》)偏重前者,即解释汉字的规律。虽然每章也言及部分字词的演变过程,但主体脉络依然以语言学的知识点为主。
▲
作者:郑子宁
出版社:后浪|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新作《中国话》聪明地选择陈寅恪之言的第二重点切入,即用语言学探寻文化史中的现象,对一般读者来说就亲近多了。围绕汉语,与受汉语影响的周边语系,抽丝剥茧地挖掘不同文化在饮食、数字、动物、称谓、地名等多个领域中的交流与传播,读来有如侦探小说一般的快感。譬如在关于“米”的第一章中, 郑子宁先抛出了藏语与印尼等南洋语系中“米”的相似之谜,然后通过“粝”字的声母为线索,找寻到水稻从中国南方向这两个地区传播路径的证据。在方言极为丰富的中国,语言学却始终作为隐学,是未免有些遗憾的。从说明语言学价值的角度上,《中国话》十分难得。即使面对未有定论的现象时, 作者使用的不少推论虽值得进一步论证,但诚然已提供了一种了解历史与文化的方法。有时候,这些语言的踪迹就是我们了解自己与这片大地的唯一线索。
05
人与动物的无间关系
最后一只隆鸟,1649 年,死于人类的捕杀,马达加斯加。
最后一只渡渡鸟,1681 年,死于枪口下,毛里求斯。
最后一只旅鸽,1914 年,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美国。
最后一条异龙鲤,1981 年,死于异龙湖的干涸,中国。
最后一只鞍背龟,1971 年,作为最能忍饥挨饿的动物死于饥饿,南太平洋巨龟群岛。……
▲
作者:申赋渔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
在这本讲述灭绝动物的散文集里,我们摸索到一条冰冷的时间轴,存活了亿万年的生物在人类介入后迅速消亡,以至于,我们必须用放大镜一般的眼光,聚焦那些生命线最后的几十年、一百年……
因纽特人失去家园时,距离阿拉斯加鸬鹚的灭绝只有 157 年,这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自从白令船长在北极登陆,笨拙亲人的阿拉斯加鸬鹚、美人鱼一样的斯特拉海牛相继消失。
人类的扩张改写了地球上最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屈原写过的赤豹在哪里?袋狼是否能被克隆?……这样的故事,作者申赋渔不是用历史学家或动物学家的笔法来写的,他写的更像是追思文,因而读来美好,且有哀愁。譬如新西兰的恩爱椋鸟,雄鸟啄木,雌鸟钩虫,是毛利人的祭神图腾,最吉祥的象征,但英国浪荡王子插在帽上的一根羽毛却给这种美丽的小鸟引来灭种之祸……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梭罗那样离群索居,在湖光山色围绕的小屋里细品自然界动植物的可爱。申赋渔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大都市里,这本写得朴实又专注的“灭绝动物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人类和动物的无间关系——动物园里的悲情,养马场里的哀恸,家中受宠的猫狗,菜市场里售卖的小鸟,都折射着自然的危机和希望。这是无需炫技的讲述方式,每个人都能读懂,并确立自己的立场,假如你被打动,就会去找更多专业知识,继续自己对世界的好奇追索。
06
给自然爱好者的收藏指南
当格赖斯回忆童年时,最无法忽略的细节就是爸爸给他的空雪茄盒——装满了他在路上捡到的小动物、小石头。六岁时,他就这样拥有了第一个好奇心橱柜;二十年后,他成了著名的科普作家、《国家地理》签约作者。世间的橱柜有大有小: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画室里有一间装满蝴蝶、贝壳、珍奇异兽标本的大珍宝室;法国宫廷里常见的珍宝阁里一格格都放着珠玉宝石;汉斯·斯隆爵士在18世纪采集了成千上万的生物标本,从柜子扩大成房间,从房间扩大到几层楼,最后成了英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自古以来,极富好奇心的博物学家们一边采集,一边归类,每一位都心怀壮志:想拥有、想了解更多的万物真相。
▲
作者:[美]戈登·格赖斯
译者:陈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
这是一本写给自然爱好者的收藏指南。格赖斯分享了自己走上博物收纳之路的故事,解释了科学家如何将自然界的生命体分类,详细说明了如何保存蝴蝶标本、螃蟹壳、羽毛等自然收集物;如何分辨不同种类的贝壳;怎样制作一个完美标本。用他的话来说:我们天生都是收藏家!
最值得推荐的是他的主题式橱柜工程。比如,他计划收集一些能让自己回想起童年的东西,做成以“故乡”为题的橱柜,所以里面放了蜘蛛、丝兰、红杉的树枝和蓝色球果、刺萼龙葵的浆果、长有苔藓的树皮、奶奶种的鸢尾叶、螳螂卵鞘、妈妈种的蔷薇、有新芽的榆树枝、响尾蛇的角质环。
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大自然中的美妙细节会带来充沛的想象力,这样的橱柜将是最天然的记忆归宿,这样的收纳将成为最温馨的怀旧连接。
07
故乡何在
看到书名的时候,必然会想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但只要往里读,就不断联想到凯鲁亚克的第一部小说《镇与城》。
垮掉派不会把这部作品列入他们的行列,但它却清楚地表达了《在路上》的动因——城市无以安身,故乡今非昔比。
▲
作者:袁凌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
《在别处》集结的散文记录着袁凌“从小县城去到大城市,从候车室回到出生地”的成长旅程,离乡的愁绪、漂泊的孤寂、故土的变迁、成长的印记……每一个片段都重复着故乡与城市的矛盾。这是袁凌个人的精神记录,同时也是中国一代人的群像。袁凌是非虚构作家,曾担任“真实故事计划”总主笔。和《我的九十九次死亡》《青苔不会消失》《寂静的孩子》《生死课》等作品相比,《在别处》是向内的。但非虚构作家不似自传体文学的写作者一般,将代表自身的主角突出,袁凌的笔触依然如前者,像一部冷静的摄像机一般记录亲身所见,真实、普通,甚至细小。没有磅礴的情绪,更没有所谓的正负能量,但真实的魅力就在于此。如袁凌般的经历在每个人身上不断上演,被袁凌目睹的故事也就在你我身边。同样的社会环境让他的文字与每个人都能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结,每个离乡人都能成为它的注脚。《在别处》里有故乡的温情,也有漂泊者的共情,“别处”并不孤单。
08
颠覆自我
自上一本山本耀司传记《我投下一颗炸弹》之后,山本耀司的粉丝团又多了一些文字控,虽然未必和他的服装控有交集。文字表述和时装实体之间,还隔着很多内容,就像凝视一个人的面目和背影是截然不同的。在传记中,他对纽扣、衣领、袖子之类的细节有过相当精辟的阐述,那几乎是诗意的语言。在这本合集里,关于“背影之美”的阐释同样诗意盎然,但有关人生故事的叙述更为放松。尤其在《百问》章节里最可见得大师的率性。
▲
作者:[日]山本耀司
译者:吴迪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从某种角度看,山本耀司的书是对上一个时代的怀旧,再具体点:对上一个时代的离经叛道者的怀旧。不可能每个年代都有杰出的叛道者,事实上,我们当下的年代就呈现出了缺失态,这时候来读山本耀司做衣服的故事会格外感慨,仿佛隔了一段平坦,眺望刚刚逝去的高潮。他的离经叛道,当然是针对服装时尚的。他将服装视为人类最后的一个手工艺文化,他把裁剪用的剪刀视为最宝贵的私物,不给任何人用。他认为剪裁高于缝纫,是时装设计中的重之又重。仅此一点,他就把自己和快时尚产物划出了清晰而高耸的界线。所以,他坚称自己是“反时尚”的,很自然的,也是反对快时尚的。他的离经叛道,也深入服装之下、人性之中。他从小住在歌舞伎町,包括母亲在内的各色女性奠定了他一生的女性观:在战争中失去伴侣的母亲以悲壮、坚毅的姿态维持家庭,独自担当裁缝店,这让他印象深刻;在母亲97岁高龄时写下的文字更是让人唏嘘……所以,他的设计中不包括高跟鞋,也一直认为工作中的女人才美丽;而即将离去的女子背影,更是无与伦比的美。这位在巴黎时尚界红透天的日本设计师在上世纪下半叶扩充了时尚的范畴,拒绝大众化,拒绝奢靡,也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对“东方元素”的陋见。1994年他决定打破和服禁区,突显其自由的内涵,颠覆了惯有的拘束感,一条腰带变幻多样,穿脱都很方便。山本耀司做衣服的故事里充满了直率的思想,他不粉饰太平,不夸耀时尚或商业或名誉,他选择了自由,所以不奢望完美,更不贪图永恒。所以,叛道者的最后一步就是自由地颠覆自我。“我山本耀司本人就要做‘反耀司’风格。这样给自己施压。”
◐ 文:部分编辑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过刊,原作者于是、汤白等,有删改;部分源自资料。图:unsplash等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好礼等你来拿~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更多书籍推荐,点击下方图片阅读这12本书,滋养你2021年的旅途、自我、自然观与生活13本森林之书
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