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生的十个心理学效应



日常生活背后所隐藏的 “心理学典型效应”,就像一面镜子,它让我们了解并正视自我。今天,就和乐活君一起来掌握下面这十个能帮助你用更合理的方式,处理事务、掌握人生的典型效应。你,get到了吗?✅



 

01

吉格勒定理

 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创建者齐瓦勃出生在乡村。18岁那年,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他到钢铁大王卡内基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从踏进建筑工地那天起,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


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时,他独自躲在角落看书。面对经理的疑惑和同伴们的挖苦,他坚信公司缺少的不是基础打工者,而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自己也不光是打工、替老板赚钱,更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远大前途努力。


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平步青云,最后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最终自己也建立了伯利恒钢铁公司,创下非凡业绩。

美国行为学家J·吉格勒如此点评:气魄大,方可成大;起点高,才能至高。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专注认定的高远目标,都将一事无成。




02

卡瑞尔公式

 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在美国有一则征兵广告既幽默又智慧。其内容如下: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

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

有战争或没战争,

没战争有啥可怕的?

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

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

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


上前线又有两种可能:

受伤或者不受伤,

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

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

轻伤和重伤,

轻伤有啥可怕的?


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

可治好和治不好,

可治好有啥可怕的?

治不好更不可怕,

因为你已经死了......


所以当人们有了接受最坏的思想准备之后,就有利于应对和改善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者说,当人们冷静地面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反倒有利于用积极的态度促使最坏的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化。

卡瑞尔公式分为三步:

第一步,找出最坏的结果;

第二步,强迫自己接受它;

第三步,平静地思考,并花时间与精力找到改善坏结果的方法。

如果凡事如此想在前面,人生的那些困难,也就更加无畏了。




03

瓦拉赫效应

 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瓦拉赫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一学期下来,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于是父母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不善于构图和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 “笨拙” 的学生,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瓦拉赫曲折的成才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只有找到了发挥自身智慧的最佳点,才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因此为人父母,与其对孩子读不了奥数、背不住单词焦虑,不如细心观察并发现他/她的真正感兴趣点。




04

古德曼定理

 有时沉默,便是最好的沟通 


一位厂长打算低价处理厂里的一批旧机器,他估算的最低价格为50万美元。谈判中,一个买主针对这批机器的缺陷,滔滔不绝地抱怨了很久,说它们早就被淘汰了,品相也不好,根本值不了多少钱。


厂长一言不发,耐心地听着对方的抱怨。


最后,那位买主再也找不到用以指责的言辞了,突然蹦出一句:“这批机器我最多只能给你80万美元,再多的话,我可真不要了。” 厂长大喜,当即与他拍板成交。这位善于沉默的厂长,一句话没说便轻而易举地多赚了30万美元。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古德曼提出:没有沉默就没有沟通。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在商业沟通中,不打断对方、善于倾听、观察并作出判断(有时还需要有认同对方观点的妥协),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05

霍布森选择效应

 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

 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卖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 “选择”,后人讥讽为 “霍布森选择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 “霍布森选择效应” 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

“霍布森选择效应” 显然是社会角色扮演者的一大忌讳。谁如果陷入其中,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尤其是针对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




06

权威效应

 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


实验中这位 “化学家” 煞有介事的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这就是权威效应,又称 “权威暗示效应”。


首先,是人们出于 “安全心理”,服从权威楷模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 “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 “赞许心理”,即总认为按照权威楷模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广告商那么青睐明星代言人、专家KOL、网红达人的原因了。




07

名片效应

 心理名片,可以更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于是在到另一家公司应聘前,他提前打听了该公司负责人的历史,并意外得知该负责人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


所以应聘时,他开诚布公地谈及了自己求职经历的坎坷和怀才不遇的愤慨。这一席话,果然博得了公司负责人的同情和赏识,最终应聘成功。这便是所谓的 “名片效应”。


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快拉近彼此距离。





08

投射效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去认知和评价他人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对事物的感受来推测和判断他人。


相传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 


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他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却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 ‘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主要是指人们在潜意识里总是喜欢预设他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和观点。

如果 “投射效应” 过于严重,总是以已度人,那么人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就形成了认知障碍。比如好胜心强的人,总以为他人也喜欢与人一争长短;爱撒谎的人,往往不容易信赖他人……




09

巴纳姆效应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最难的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

没有发挥出来,

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

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

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

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

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

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

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

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

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是否觉得这段话对自己的形容很贴切?这其实是一段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适合的话。


人们常常会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实际上这不过是对人性和人格粗略的概括,这种倾向被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于揣摩心理相关的领域上,特别是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受暗示性也会比常人更强。比如,水平良莠不齐的占星运程…




10

视网膜效应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A在买车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决定买一辆墨绿色的中型轿车。因为当时的印象是,一般人都买白色或黑色,所以A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很有品位。


可当他拿到车,正在为此沾沾自喜时,没过多久又突然发现: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小巷子里,甚至居住大楼的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同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


A开始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他把自己的观察与同事们分享。


一位女同事B正好怀孕,听完后就说:“我倒是没看见很多墨绿色的车,可是最近我发现,无论在哪里都会看到孕妇。记得上个星期天在逛百货公司时,短短两个小时就看到六个孕妇,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


A与其他同事异口同声地都说,没发现孕妇有增加的现象,认为B看到那么多大概是凑巧……


其实,这就是 “视网膜效应”。当我们自己拥有某件东西或某个特征时,就会比其他人更加注意别人是否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件东西或特征。


所以,一个人要人缘好、受人欢迎,一定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 “视网膜效应” 的影响下,他/她也会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以上这十个经典心理效应,你最赞同哪一个?或者,还有什么干货想与大家分享?欢迎留言区讨论~❤️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更多生活哲学,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哈佛推荐的20条让人生快乐的建议

我们要如何达成幸福?.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上一篇
肯德基的鸡都是打激素的?| 关于激素谣言二三事
下一篇
“毒五月”,关于排毒我们有哪些误解?